泪囊鼻腔吻合术32例体会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kym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32例(42眼)施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手术方式,对于双侧的患者采用双侧手术一次进行的方式。结果:术后观察半年至一年,32例(42眼)全部恢复泪道的正常功能,泪、溢脓症状消失。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泪囊鼻腔吻合术指征及手术技巧,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体会
  【中图分类号】R7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218-1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泪囊炎的传统方法。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32例(42眼),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共32例(42眼)。男2例(4眼),女30例(38眼)。左26眼,右16眼。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病程2月至5年。
  1.2手术方法用2%的卡因加有0.1%肾上腺素少许的棉片填塞鼻腔。2%的卡因加0.1%肾上腺素少许行滑车上下神经,眶下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内眦部常规皮肤切口长约15mm,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泪囊窝、于泪骨薄弱处顶破骨板,扩大骨孔10mm×12mm。对于年轻、术中出血少的患者采用“工”字形吻合泪囊及鼻粘膜;对年龄偏大、术中出血相对较多或术中发现泪囊较小患者,采用只吻合前叶法,且吻合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皮内缝合皮肤切口。术后5-7天拆线及引流管。
  2结果
  30例(40眼)术后第一次冲洗泪道均通畅,2例(2眼)冲洗泪道均通畅,但仍溢泪,经剪切法泪点成型术后,无溢泪症状。其中27例(37眼)随访半年至一年,无复发。5例(5眼)失访。
  3讨论
  泪器手术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1-2],但限于设备,在基层工作中最广泛应用的仍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有几点体会。我们在手术中体会最关键的一点是暴露好泪小管或泪总管与泪囊外侧壁的相连处。该处位于睑内眦韧带水平处,该处水平上约3mm为泪囊顶部盲端。在探针探及此点后,须根据此点位置进一步修改骨孔位置,即此点必须暴露在骨孔中央,且吻合泪囊与鼻腔粘膜时,必须将此点暴露于吻合口中,此点对于多囊型泪囊手术尤为重要。例如:有1例女性,63岁,有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第一次手术时出血量大,手术野暴露不佳,术中打开的泪囊囊腔不与泪总管相通。术后泪道冲洗欠通畅,第二次手术时,止血彻底,找到与泪总管相通的囊腔,且特别暴露了泪总管与泪囊相通点于吻合口中,故第二次手术成功。
  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方法的选择要灵活多样,必须视患者个体差异采取最便捷可靠的方式。手术方法的选择与泪囊形态及大小有密切关系。书中描述泪囊大小约12mm×16mm。但在术中发现泪囊大小变异较大。本组32例(42眼)中有1例(1眼)泪囊大小约24mm×12mm,2例(2眼)约4mm×3mm。对于第1例。采用只切开泪囊上1/2与鼻腔吻合,下1/2部分切除作活检。后2例采用只吻合前叶,吻合口置引流管,术后泪道冲洗均通畅。
  一般手术时习惯在吻合口中放置明胶海绵,这样术后吻合口易为血痂附着,为吻合口通畅带来困难。术后必须用鼻内镜清理吻合口,故我们不主张常规放置明胶海绵。对于手术中出血少的患者,我们甚至不主张术毕鼻腔填油纱条,只需用麻黄素滴鼻即可止血,且术后反应减轻。
  我们在手术中皮肤切口均采用皮内缝合法,术后瘢痕小,无缝线印迹。在拆线的同时,伤口愈合后的痂皮基本脱落,外形自然美观。
  对于泪点狭窄甚至封闭的慢性泪囊炎术中应注意处理好泪点。对于需要第二次手术的患者,最好在十天内施行,这样伤口易分离、出血少且吻合口易清理。术前常规泪囊造影,将为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亚丽,杨永福,刘莎丽,等.鼻腔泪囊单瓣吻合治疗慢性泪囊炎[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4):280-281.
  [2] 宋琛.眼科手术全集.眼科卷[M].北京:人民军队出版社,1994:218-248.
其他文献
报道在河南和宁夏发现的姬蜂科1新纪录种:锯角优姬蜂Euceros serricornis(Haliday,1838)。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本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6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并进行了10~38个月(平均20个月)的随访。结果:临床疗效按Harris评分标准。本组优良(≥80分)61例,占92.4%;尚可(70~79分)4例,占6.1%;差(<70分=1例,占1.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创伤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乳腺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理,分离克隆模型鼠乳腺癌组织中特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结合反向cDNA斑点杂交试验,小鼠乳腺癌组织中分离出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表达的EST,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所得EST的小鼠同源基因,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获得20个在小鼠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与已知的小鼠基因片段高度同源的基因,及2个与数据库中提交的假想蛋白基因高度
【关键词】头孢菌素: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48-1    例1:患者,女,42岁,因发热咳嗽3天就诊,伴痰多,无胸闷,无胸痛,无咳血,但感觉头痛及四肢酸痛。查体T38.8℃,咽红,双扁桃体肿大,项软,双肺呼吸音粗糙,呈干性罗音,心律85次/分,律齐平稳,无压痛。胸片示支气管感染,头孢他啶皮试阴性,给予头孢他啶3g静脉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