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血疗法和加强光疗对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神经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te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换血疗法(exchange transfusion,ET)和加强光疗(intensive phototherapy,IPT)治疗达换血标准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5周达换血标准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家属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法后签字拒绝换血者纳入IPT组,签字同意换血者纳入ET组。收集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治疗效果、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发生情况和随访情况。

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共335例,ET组147例,IPT组188例。ET组干预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峰值高于IPT组[(475.8±100.6)μmol/L比(398.3±39.8)μmol/L](两组TSB相差77.5 μmol/L,约5 mg/dl),伴有血型不合溶血病、败血症、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高危因素的比例高于IP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与入院时相比,ET组ABE比例由32.0%(47/147)上升至34.0%(50/147),其中以中度和重度ABE比例升高为主[中度ABE由2.7%(4/147)上升至10.2%(15/147),重度ABE由2.7%(4/147)上升至4.8%(7/147)],不同严重程度ABE在入院时和出院时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T组入院时及出院时ABE比例和不同严重程度ABE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1例患儿(随访率71.9%,241/335),随访年龄20~36月龄,ET组发生听觉障碍的比例高于IPT组[0%(0/135)比5.7%(6/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落后及抽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死亡病例。

结论

对于TSB高于我国换血标准阈值5 mg/dl以内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尤其不伴有高危因素及无中、重度ABE临床症状者,仅IPT治疗未增加患儿神经系统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手术在小儿神经节细胞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术后残余肿瘤的变化。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7例神经节细胞瘤患儿,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5.29岁,对7例患儿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手术情况、病理检查结果、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前6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3例患儿提示神经母细胞瘤,1例提示畸胎瘤或脂肪肉瘤可能。1例患儿穿刺活检后放弃治疗。其余6
新生儿医学飞速发展,但早期新生儿死亡及早产、窒息相关的新生儿死亡仍是新生儿医学中的重要问题及挑战。人员培训及基本设备、药品的准备对减少新生儿死亡非常必要。规范诊疗、加强培训和学习、医疗和护理领域的不断质量改进是促进中国新生儿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期刊
@@
目的分析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血管造影特征,推测其不自行消退或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介入血管瘤科被诊断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1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为(8.1±4.4)岁,年龄范围2~15岁,均接受过介入治疗,分析其血管造影特征,并与普通婴幼儿血管瘤血管造影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4例不消退型血管瘤患儿,其血管造影特征均不同于普通婴幼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sutureless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CNKI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查找有关对比sutureless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疗效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研究、提取数据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