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智能建筑应用的不断推广,研究其系统构成及造价相关课题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及其造价的确定。在探讨建设智能建筑目标的同时,研究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及造价
一、前言
作为智能建筑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系统构成及造价控制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智能建筑系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有效优化其造价。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述
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工程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建筑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将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住用、用户需求服务)和管理(物业运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最优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住房制度的改革,更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信息化社会的日益逼近,必将导致人们在家庭住房需求概念上的彻底变革。从以往追求居住的物理空间和豪华的装修向着享受现代化精神内涵与浪漫生活情趣的方向发展,追求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尽管几年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我国也在着手制定小康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同样这个概念和标准也和智能大厦的概念与定义一样,至今尚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认同;但是我们认为有一点可能是共同的看法,即:小康住宅小区的智能化最终体现在小区内独立家庭中运用多元信息技术(IT),并达到监控与信息交互的程度(或能力)。
三、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
1.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实现计算机对综合系统的控制,是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主要特征是集中管理且分散控制。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内部是把智能建筑内的各个主要子系统集成在统一的开放式结构和协议之下,保证接口的标准化,集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完成硬件网络的集成,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集成结构应该采用两层网络的形式,第一层为以太网络,第二层为LonWorks等速率低的标准工控总线,来完成对各种硬件设备的串连,同时,这种集成的结构还可以留下与第三方系统的接口,从而实现把多种系统都集成到主干网络的目标。
二是完成信息系统的集成,通过采用ODBC技术等,实现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各设备管理软件的集成,也就是能够透过硬件网络集成的架构,实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把各种信息综合地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的整体获取、利用和分析。
2.通信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内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高速网络的集成系统,该系统的建设需要主要以下两点:首先是应该设计建设一个合理的能够完全满足智能建筑需求的综合布线系统。众所周知,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是实现智能化的根本,大多数的智能建筑通信网络都会分为主干网和子网,主干网的建设必须是基于ATM的高速宽带局域网,并能支持建筑中的各种通信业务和子网互联的需求。其次是采用虚拟局域网技术,在建筑物内构建虚拟局域网,这样,每个虚拟局域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物理位置不会影响逻辑子网,同一个虚拟局域网内部的通信不受其它子网影响。同时,一些需要在物理上进行改动的网络设备也能够保持在相同的虚拟局域网上不发生改变。
3.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办公自动化建设过程中,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以个人PC为主,辅助以大型的数据服务器,PC作为终端或工作站,并与程控交换设备相连,服务器则用来存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所有数据。同时,还应该配备有一些基本设备满足办公需求。
二是软件的选型,根据智能建筑的办公自动化需求,应该按照操作系统级、应用系统级等分别进行选型,操作系统平台、应用程序则根据实际需求,可直接使用、购买或定制,同时,还应该配置各种软件。
四、智能建筑系统造价的确定
由于智能化系统在国内隶属于建设、公安、邮电、广电、消防、电业等行业管理,大部分系统造价要由各行各业计价定额来确定;又由于智能化系统技术涉及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等高新技术領域,各有关造价管理部门在智能建筑造价确定上还未能全方位介入。它的部分系统造价确定已经市场化,即由市场自由竞争决定系统工程造价。
设备原价和软件及调试费的确定多由几家设备或软件厂家集中报价,业主择优选购:或业主货比三家,比较询价后购买。
安装费用的确定分两种情况,对于由设备厂家自行安装的设备,安装费用由设备厂家报价;对于另行组织安装施工的,则需要单独计价。
对于隶属不同行业管理的子系统,安装费用的计算需依据不同行业的计价定额。BAS中变配电控制子系统、照明控制系统、通风空调控制子系统、交通控制子系统、给排水设备控制子系统、消防自动化等造价确定基本上要以建设部颁发(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为基础,其中消防自动化系统的内容是在2000年的新安装定额中规范的,其余几个系统的安装费用基本上由设备厂家报价。CAS中有线电视系统安装定额费用由广电系统的有关部门规范管理,其余系统安装费用由电信系统的有关部门规范管理。对于OAS、SCS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施工管理比较复杂,信息产业部和建设部都各有发文管理,需针对不同工程区别对待。因此其安装费用的确定也要有所区别。
五、建设智能建筑的目标
1.对使用者来说,智能建筑应能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有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环境。
2.对管理者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建立一套先进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不仅要求硬件设施先进,软件方面和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素质也要相应配套,以达到节省能耗和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
3.智能建筑的实施步骤
智能建筑的实施步骤是使智能建筑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一般是下列步骤:需求的建立——用户需求可根据附件需求表的内容选择;需求论证;确立智能化方案;可行性研究;招标文件的编制;系统设计和设备招标;对招标书和设备配置进行评审;详细设计;整体性的确认;施工计划、管理;试调;方式运行;总结评估;运行维护。
六、智能建筑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明确三个“不等于”。在建筑物内采用了综合布线“不等于”实现了建筑智能化;在建筑物内设置的信息插座越多“不等于”智能化水平越高;系统集成“不等于”集中控制。
2.必须做到三个“统一”。需求与经济相“统一”;需求与技术可能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3.必须做到三个“优化”。优化设计。智能建筑系统采用了多家厂家的产品,多种智能化系统的优化设计是关键。优化施工管理。在施工阶段,出现多专业、多工种、多个施工单位的配合协调,优化施工管理是措施。优化物业管理。智能建筑的各智能化系统是各家厂商提供的,要运行正常,物业管理十分重要,物业管理必须在满足业主商业利益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舒适和便捷的环境。
七、结束语
通过对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及造价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对多方面优势因素的利用,有关人员应该从智能建筑的客观需求出发,比对自身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系统构成及造价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 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及造价确定[J].中国招标.2010(09):16-20.
[2] 曾湘华.论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及造价的确定[J].科技资讯.2011(06):121-122.
[3] 安静.浅谈市场经济中工程造价科学管理[J].石河子科技.2011(08):101-102.
【关键词】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及造价
一、前言
作为智能建筑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系统构成及造价控制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智能建筑系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有效优化其造价。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述
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工程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建筑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将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住用、用户需求服务)和管理(物业运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最优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住房制度的改革,更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信息化社会的日益逼近,必将导致人们在家庭住房需求概念上的彻底变革。从以往追求居住的物理空间和豪华的装修向着享受现代化精神内涵与浪漫生活情趣的方向发展,追求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尽管几年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我国也在着手制定小康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同样这个概念和标准也和智能大厦的概念与定义一样,至今尚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认同;但是我们认为有一点可能是共同的看法,即:小康住宅小区的智能化最终体现在小区内独立家庭中运用多元信息技术(IT),并达到监控与信息交互的程度(或能力)。
三、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
1.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实现计算机对综合系统的控制,是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主要特征是集中管理且分散控制。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内部是把智能建筑内的各个主要子系统集成在统一的开放式结构和协议之下,保证接口的标准化,集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完成硬件网络的集成,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集成结构应该采用两层网络的形式,第一层为以太网络,第二层为LonWorks等速率低的标准工控总线,来完成对各种硬件设备的串连,同时,这种集成的结构还可以留下与第三方系统的接口,从而实现把多种系统都集成到主干网络的目标。
二是完成信息系统的集成,通过采用ODBC技术等,实现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各设备管理软件的集成,也就是能够透过硬件网络集成的架构,实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把各种信息综合地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的整体获取、利用和分析。
2.通信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内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高速网络的集成系统,该系统的建设需要主要以下两点:首先是应该设计建设一个合理的能够完全满足智能建筑需求的综合布线系统。众所周知,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是实现智能化的根本,大多数的智能建筑通信网络都会分为主干网和子网,主干网的建设必须是基于ATM的高速宽带局域网,并能支持建筑中的各种通信业务和子网互联的需求。其次是采用虚拟局域网技术,在建筑物内构建虚拟局域网,这样,每个虚拟局域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物理位置不会影响逻辑子网,同一个虚拟局域网内部的通信不受其它子网影响。同时,一些需要在物理上进行改动的网络设备也能够保持在相同的虚拟局域网上不发生改变。
3.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办公自动化建设过程中,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以个人PC为主,辅助以大型的数据服务器,PC作为终端或工作站,并与程控交换设备相连,服务器则用来存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所有数据。同时,还应该配备有一些基本设备满足办公需求。
二是软件的选型,根据智能建筑的办公自动化需求,应该按照操作系统级、应用系统级等分别进行选型,操作系统平台、应用程序则根据实际需求,可直接使用、购买或定制,同时,还应该配置各种软件。
四、智能建筑系统造价的确定
由于智能化系统在国内隶属于建设、公安、邮电、广电、消防、电业等行业管理,大部分系统造价要由各行各业计价定额来确定;又由于智能化系统技术涉及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等高新技术領域,各有关造价管理部门在智能建筑造价确定上还未能全方位介入。它的部分系统造价确定已经市场化,即由市场自由竞争决定系统工程造价。
设备原价和软件及调试费的确定多由几家设备或软件厂家集中报价,业主择优选购:或业主货比三家,比较询价后购买。
安装费用的确定分两种情况,对于由设备厂家自行安装的设备,安装费用由设备厂家报价;对于另行组织安装施工的,则需要单独计价。
对于隶属不同行业管理的子系统,安装费用的计算需依据不同行业的计价定额。BAS中变配电控制子系统、照明控制系统、通风空调控制子系统、交通控制子系统、给排水设备控制子系统、消防自动化等造价确定基本上要以建设部颁发(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为基础,其中消防自动化系统的内容是在2000年的新安装定额中规范的,其余几个系统的安装费用基本上由设备厂家报价。CAS中有线电视系统安装定额费用由广电系统的有关部门规范管理,其余系统安装费用由电信系统的有关部门规范管理。对于OAS、SCS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施工管理比较复杂,信息产业部和建设部都各有发文管理,需针对不同工程区别对待。因此其安装费用的确定也要有所区别。
五、建设智能建筑的目标
1.对使用者来说,智能建筑应能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有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环境。
2.对管理者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建立一套先进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不仅要求硬件设施先进,软件方面和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素质也要相应配套,以达到节省能耗和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
3.智能建筑的实施步骤
智能建筑的实施步骤是使智能建筑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一般是下列步骤:需求的建立——用户需求可根据附件需求表的内容选择;需求论证;确立智能化方案;可行性研究;招标文件的编制;系统设计和设备招标;对招标书和设备配置进行评审;详细设计;整体性的确认;施工计划、管理;试调;方式运行;总结评估;运行维护。
六、智能建筑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明确三个“不等于”。在建筑物内采用了综合布线“不等于”实现了建筑智能化;在建筑物内设置的信息插座越多“不等于”智能化水平越高;系统集成“不等于”集中控制。
2.必须做到三个“统一”。需求与经济相“统一”;需求与技术可能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3.必须做到三个“优化”。优化设计。智能建筑系统采用了多家厂家的产品,多种智能化系统的优化设计是关键。优化施工管理。在施工阶段,出现多专业、多工种、多个施工单位的配合协调,优化施工管理是措施。优化物业管理。智能建筑的各智能化系统是各家厂商提供的,要运行正常,物业管理十分重要,物业管理必须在满足业主商业利益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舒适和便捷的环境。
七、结束语
通过对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及造价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对多方面优势因素的利用,有关人员应该从智能建筑的客观需求出发,比对自身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系统构成及造价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 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及造价确定[J].中国招标.2010(09):16-20.
[2] 曾湘华.论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及造价的确定[J].科技资讯.2011(06):121-122.
[3] 安静.浅谈市场经济中工程造价科学管理[J].石河子科技.2011(08):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