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文学作品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认真解读,正确把握文本价值,引导幼儿准确理解作品内涵。《狐狸与乌鸦》富有哲理,浅显易懂,适合幼儿阅读,有利于拓展、提升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可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分别从乌鸦和狐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幼儿理解狐狸的狡猾。为了避免幼儿将狐狸和乌鸦贴上标签,误认为“狐狸式的人”能获得利益,“乌鸦式的人”会吃亏,教师也可问幼儿:“乌鸦和狐狸你更喜欢谁?为什么?”先让幼儿自由地发表见解,再帮助幼儿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江苏宝应 张守凤)
《狐狸和乌鸦》蕴含两个做人的道理,一是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二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达到目的,而不是靠欺骗的手段。为了帮助幼儿准确理解故事寓意,我是这样安排活动的:第一阶段,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第二阶段,学说故事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第三阶段,创编故事《聪明的乌鸦》,引导幼儿创编狐狸伤害别人后自己也受到惩罚的情节,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第四阶段,制作演出道具,表演童话剧。就这样,我让幼儿在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等系列活动中体会人物心理,把握角色特点,理解故事蕴含的哲理。
(辽宁大连 于 炜)
《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故事确实表明,狐狸是聪明、狡猾的,而乌鸦是虚荣、愚钝的,但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幼儿形成“思维定势”,比如,在幼儿看来,大灰狼就是坏蛋的化身,狐狸总是狡猾善骗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之所以让幼儿万般喜爱,原因恰恰在于作者打破了常人的固有思维方式,把猫和老鼠这两个天敌化为了朋友,从而演绎出两者斗智斗勇又团结合作的幽默经典故事。我顺此想到,假如狐狸和乌鸦也是朋友,那么叼着肉的乌鸦会怎么做?想吃肉的狐狸又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涉及朋友间如何沟通、相处、分享等社会领域的学习内容。我相信,幼儿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给予适宜的引导,他们就会迸发出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云南玉溪 刘云艳)
(江苏宝应 张守凤)
《狐狸和乌鸦》蕴含两个做人的道理,一是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二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达到目的,而不是靠欺骗的手段。为了帮助幼儿准确理解故事寓意,我是这样安排活动的:第一阶段,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第二阶段,学说故事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第三阶段,创编故事《聪明的乌鸦》,引导幼儿创编狐狸伤害别人后自己也受到惩罚的情节,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第四阶段,制作演出道具,表演童话剧。就这样,我让幼儿在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等系列活动中体会人物心理,把握角色特点,理解故事蕴含的哲理。
(辽宁大连 于 炜)
《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故事确实表明,狐狸是聪明、狡猾的,而乌鸦是虚荣、愚钝的,但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幼儿形成“思维定势”,比如,在幼儿看来,大灰狼就是坏蛋的化身,狐狸总是狡猾善骗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之所以让幼儿万般喜爱,原因恰恰在于作者打破了常人的固有思维方式,把猫和老鼠这两个天敌化为了朋友,从而演绎出两者斗智斗勇又团结合作的幽默经典故事。我顺此想到,假如狐狸和乌鸦也是朋友,那么叼着肉的乌鸦会怎么做?想吃肉的狐狸又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涉及朋友间如何沟通、相处、分享等社会领域的学习内容。我相信,幼儿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给予适宜的引导,他们就会迸发出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云南玉溪 刘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