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师如何提升形象魅力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声乐教学尽管使出浑身解数,教学方法可谓是"花样百出",但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除了高校教育体制、师资、硬件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原因外,声乐教师的个人形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对高校声乐教学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声乐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演唱、教学、科研的专业水准,还要不断培养内在的高尚人格,从而达到内外兼优。
  关键词:形象魅力 人格魅力 职业道德 声乐教学
  纵观我国声乐领域,但凡那些享有显著成绩并对声乐教学做出突出贡献的声乐教育家,他们都往往有着崇高的人格形象,无论是对待音乐的高度尊重,对声乐课程教学的术业专攻和精益求精,还是对学生的认真负责,都使得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了做人的榜样。他们凭借崇高的人格形象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匡正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正是因为这一强大的感染力量,才使得他们的声乐课堂教学更加深入人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国内著名声乐教育家黄友葵、周小燕、沈湘等,在他们门熏陶和培养下诞生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歌唱家。由此可见,声乐教师培养自身人格、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对于所从事的教学事业是多么的重要。作为高校声乐教师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良好的师德是教育的根本
  教师的人格魅力的体现离不开自身长久以来积累的真才实学,以及他们对事物所赋予的真情实感与真知灼见。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硬实力和真性情,他们的性格、肢体、语言等才会渗透着才、情、智的气质,对学生辐射出强大的感染力。曾有学者针对教师的人格魅力具体细致划分为12个方面,即与人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学生、温和而有耐性、广泛的兴趣、端庄从容的仪态、公平公正的处事原则等等。
  作为高校声乐教师,良好的师德是培养崇高人格最基本的要求。人格是师格的核心,而品德又是人格的第一要义。尤其是教师职业,所谓教书育人,其神圣性就在于它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更是整个社会道德素质的标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以向教师看齐为目标,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学生的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人格甚至是一生。因此,身为社会代言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以超我的理想主义为原则。为人师更应该首先端正自身行为,塑造健康良好的人格,给学生做出标榜。
  首先,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责任源于爱心更归于爱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工作的中心应围绕学生,而课堂作为师生交流的主要场合,却并非是授其学那般简单,更是施其爱以明其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是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课堂教学中失败的教学互动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心理障碍,刺激学生的叛逆心理及厌学情绪,这不仅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更会危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就必须因人施教,有意识施与学生人文主义关怀,营造出良好温馨有爱的教学氛围。教师眼中有“人”,声乐教学在充满爱的教学环境中才更具有生命感染力,直击学生心灵,开启学生智慧,教学效果达到质的飞跃。
  其次,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高校声乐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行不可脱节。国家也一直对其倍加重视。在新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更是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中心之一。师德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本职岗位上忘我工作,要树立众生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职业道德。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音乐职业道德是音乐从职人员的立身之本和音乐从职人员的人格力量与精神品格的具体表现。鉴于声乐教学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声乐教师要想全身心投入到音乐艺术生产实践中,做到科学的遵循艺术规律,不仅自身创造出富有灵魂的音乐作品,且同时还能授人以渔,对社会音乐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热,那么前提条件就必须首先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习惯。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尊重,以宽广的胸怀和惊人的毅力坚守声乐教学岗位,才能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和支持。就目前我国国内一些音乐院校,多半还是以小课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声乐辅导练习,与普通高校教学不同,声乐小课形式在时间的把控上更加灵活,教师主观随意性强。这也使得一些职业道德不高的教师宽松了自我约束的管理,思想懒散,责任心减弱,迟到早退、调课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时间大大放水,甚至有些教师还与学生在小课时间闲聊。教师的散漫放诞不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从教师自身抓起,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二、言行仪表是教育的关键
  人们将教师比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神圣而道远。在学生心中,教师的形象可等价于智慧与高尚人格的化身。学生对教师往往具有较强的“向师性”。他们习惯效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成为众多学生标榜看齐的目标对象。因此,对自身言行严格管理,已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形象好坏,更是影响到学生内在修行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虚怀若谷、心胸宽广、信念坚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以身立教。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便是如此。正人必先正己,只有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得到学生由衷的信服和崇拜,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扮演好知识传授者、学习引导者的角色,从而取得声乐教育教学活动预期的满意效果。再则,教师的仪表风范也十分重要。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其中还包括教师的仪表风范。具备良好的仪容仪表不仅是从外表上进行了风范的包装,更体现出了一个人思想风貌、文化素质的内在涵养。墨子在《墨子·所染》中曾提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教师在参与高校声乐教育环境设计和教育氛围营造中,其自身的仪表风貌和礼仪形象也将直接影响学校环境教育和教师身教的效果。不修边幅、形象邋遢的教师往往拉低其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分和好感度,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和排斥。而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得体的教师则总是会给人产生一种对工作和生活积极向上的第一印象,从而得到学生的青睐。不可否认,人类都本能的向往美好的事物,仪表仪态是展销个人形象和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第一步。
  三、高超的演唱和教学水平、强大的科研能力是保障
  教师的形象魅力来自于业务水平与个人道德情操的统一。作为高校声乐教师,声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声乐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和促进声乐教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关键。这就对高校声乐教师的声乐专业硬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仅是要具备扎实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教学理念,更要有善于灵活运用的实践教学能力。一个只懂得纸上谈兵的教授又如何能取信于学生?声乐教师尤其是年轻的声乐教师,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扎实的演唱功底则是首要任务。提高演唱水平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师在训练学生演唱技巧的同时也完全可以跟着一同联系,只有多练习多体会,演唱水平也才会与日俱进。另外,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高校声乐教师在加强自我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应该顺应时代的脉搏,加强科研意识。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型的高质量人才,从而从理论高度能更有效的支持我国高校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目前,教育部关于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其中,本科教学评估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教学建设。对于声乐艺术类高校的未来人才培养计划,追根求本重心还是应该落在科研成果的研究上来。
  参考文献:
  [1]李鹏程.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曹雨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毓麟.3000年世界名言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
  [4]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刘朗主.声乐教育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根据黑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现况,运用主成分分析分析黑龙江省13个地市统筹
当前农民合作社法面临的背景发生了变化:新的经营格局使农民合作社及普通社员的利益诉求面临压力;对农民合作社由发展向规范、数量向质量的要求迫切;关于合作社内部资本控制等
乡村旅游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不但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能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
"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一切",谁不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把握时间、利用时间?利用时间的艺术应该贯穿人的一生.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赢得时间呢?
期刊
城乡交错带处于城市和乡村的结合部,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中间环节,对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发展又会带动相连的乡村的经济发展。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