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纬度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SSR分析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不同纬度的野生大豆(G.soja)和栽培大豆(G.max)各22份进行了多样性分析,通过对所合成的40对引物的筛选,12对引物扩增结果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引物BARC-sat39在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间有特异谱带.表明这个SSR标记是与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有关的一个等位基因位点.通过对实验结果量化后数据分析: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76和0.150,表明野生大豆的多态性比栽培大豆较为丰富;在遗传距离0.300处,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被明显分为二类,与以往大豆属S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对黄疸患儿施予间隙与持续蓝光光疗的价值及效果。方法:收治病理性黄疸患儿102例,接受持续蓝光光疗的51例作为A组,接受间隙蓝光光疗的51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结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1例鼻窦平滑肌瘤。就本病临床生物学特征、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手术后随诊2年未见复发。结论 鼻窦平
目的:分析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肛周脓肿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期手术,观察组采用一次性
采用盆栽方法,对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15份早熟大豆品种、14份中熟大豆品种和12份晚熟大豆品种的根系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系性状存在差异.晚熟品
1997年-1999年在大豆重茬条件下,通过农业措施对大豆根腐病发生情况及大豆生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措施不仅能减轻重茬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并且使大豆株高、根长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