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也日益凸显其与传统临床教学相比的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且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及欢迎。由于目前医患关系的越发紧张,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的频频出现,加之妇产科疾病的特殊性,往往涉及到女性的隐秘私处,使得医学生很难在临床教学实践尤其是在实训操作及见习时面对真正的病人,直接导致临床教学效果的缩水、欠缺及遗憾。而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广泛深入应用,这项技术很好的弥补了以上这些不足,给妇产科教学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并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及总结,以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在以下几方面尤为明显:
1、趣味性浓,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由被动转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
传统的临床课堂教学相对单一、枯燥,大多采用“粉笔+黑板+教师讲授”模式。基本是教师主导唱主角,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是配角不发声或很少发声。课堂即使偶尔有互动也很干瘪无趣。而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气氛大为改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增,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分析原因,主要是得益于多媒体采用的是文字、图形、声音及影像等的有机结合和教师的合理巧妙利用上。在一张张幻灯片上,文字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或大或小、或粗或细、或动或静、或明或暗、或颜色鲜艳醒目等的形式;图片影像可以采用形象逼真、或真实的、或以动画的形式等适时展现在学生眼前,加之音响的特殊效果,从声光色等多方面刺激学生,使其大脑适时处于不断学习、接纳新知识、新信息的兴奋状态,从而彻底摒弃了传统临床教学的单调无味,增加了不少趣味性、吸引力和活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临床学科时,如果始终带着兴趣和愉悦的心情主动学习的话,学习效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反映在产科教学过程中。比如在学习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着床,不同妊娠时期胎儿发育的特点,枕前位的分娩机转及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这些内容时,由于多媒体教学能把相关的文字、图片及影像或FLASH等信息以适当的形式糅合在一起进行学习,使得本来严肃、枯燥、抽象而难于理解的东西变得活泼有趣且直观易懂。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大为改观,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得到了提升,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2、信息量扩增,打造了高效课堂。
传统的妇产科教学的信息来源有如下:一本教材、几张老旧甚至破损的挂图、一两个教师所经历的典型临床案例以及学校仅有的且放存时间很长的多年前录制的影像陈旧或发花的教学录像。而新兴的多媒体教学信息来源广泛多样,甚至可以说是海量的信息资源。除外以上传统的资源,另有国内外与时具进的、最新的与本次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文字、图片、动画及影像。教师在课前把通过网络及其他途径搜集到的这些资料制作成课件,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把这些知识或信息传授给学生,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接收并产生印象,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甚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难点强化剖析,便于理解记忆。
传统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口头反复讲解来强调以加深印象。而某些难点内容,由于太过抽象复杂而仍然不易被理解,更别说记住了。而多媒体教学时,对于重难点内容,除了老师口头语言上的重点强调外,还可以通过加粗加线色彩鲜艳的文字加以突出,另配以典型的表格、图片及影像加以剖析来进一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对于某些抽象复杂的内容,也能通过多媒体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加方便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4、仿真临床场景,增加了课堂互动,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实践能力。
传统教学大多列举临床病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实践能力,或偶尔也可以设置情景教学。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相互扮演医生和患者(或孕产妇)角色,这样可以增添互动性以巩固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却是很难实施这种仿临床场景的。而多媒体的应用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和遗憾。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设置跟本次课相关的仿真临床场景,可以添加多个临床环节或以多种形式来展示。在学生学完理论课后通过让学生进行人机对话,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实践能力,并进一步巩固了知识。譬如针对某一妇科疾病,以文字、图形或影像等形式设置该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相应的辅助检查、诊断、鉴别及预防等各部分内容,让学生实行人机对话。可分步进行,中间带讨论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从临床实践的角度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及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近几年的多媒体教学摸索及经验的积累,本人深切体会到多媒体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优越性。相信多媒体技术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会发挥越来越有利的作用!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及总结,以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在以下几方面尤为明显:
1、趣味性浓,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由被动转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
传统的临床课堂教学相对单一、枯燥,大多采用“粉笔+黑板+教师讲授”模式。基本是教师主导唱主角,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是配角不发声或很少发声。课堂即使偶尔有互动也很干瘪无趣。而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气氛大为改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增,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分析原因,主要是得益于多媒体采用的是文字、图形、声音及影像等的有机结合和教师的合理巧妙利用上。在一张张幻灯片上,文字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或大或小、或粗或细、或动或静、或明或暗、或颜色鲜艳醒目等的形式;图片影像可以采用形象逼真、或真实的、或以动画的形式等适时展现在学生眼前,加之音响的特殊效果,从声光色等多方面刺激学生,使其大脑适时处于不断学习、接纳新知识、新信息的兴奋状态,从而彻底摒弃了传统临床教学的单调无味,增加了不少趣味性、吸引力和活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临床学科时,如果始终带着兴趣和愉悦的心情主动学习的话,学习效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反映在产科教学过程中。比如在学习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着床,不同妊娠时期胎儿发育的特点,枕前位的分娩机转及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这些内容时,由于多媒体教学能把相关的文字、图片及影像或FLASH等信息以适当的形式糅合在一起进行学习,使得本来严肃、枯燥、抽象而难于理解的东西变得活泼有趣且直观易懂。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大为改观,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得到了提升,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2、信息量扩增,打造了高效课堂。
传统的妇产科教学的信息来源有如下:一本教材、几张老旧甚至破损的挂图、一两个教师所经历的典型临床案例以及学校仅有的且放存时间很长的多年前录制的影像陈旧或发花的教学录像。而新兴的多媒体教学信息来源广泛多样,甚至可以说是海量的信息资源。除外以上传统的资源,另有国内外与时具进的、最新的与本次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文字、图片、动画及影像。教师在课前把通过网络及其他途径搜集到的这些资料制作成课件,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把这些知识或信息传授给学生,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接收并产生印象,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甚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难点强化剖析,便于理解记忆。
传统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口头反复讲解来强调以加深印象。而某些难点内容,由于太过抽象复杂而仍然不易被理解,更别说记住了。而多媒体教学时,对于重难点内容,除了老师口头语言上的重点强调外,还可以通过加粗加线色彩鲜艳的文字加以突出,另配以典型的表格、图片及影像加以剖析来进一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对于某些抽象复杂的内容,也能通过多媒体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加方便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4、仿真临床场景,增加了课堂互动,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实践能力。
传统教学大多列举临床病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实践能力,或偶尔也可以设置情景教学。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相互扮演医生和患者(或孕产妇)角色,这样可以增添互动性以巩固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却是很难实施这种仿临床场景的。而多媒体的应用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和遗憾。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设置跟本次课相关的仿真临床场景,可以添加多个临床环节或以多种形式来展示。在学生学完理论课后通过让学生进行人机对话,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实践能力,并进一步巩固了知识。譬如针对某一妇科疾病,以文字、图形或影像等形式设置该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相应的辅助检查、诊断、鉴别及预防等各部分内容,让学生实行人机对话。可分步进行,中间带讨论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从临床实践的角度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及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近几年的多媒体教学摸索及经验的积累,本人深切体会到多媒体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优越性。相信多媒体技术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会发挥越来越有利的作用!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