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长的智慧管理法则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ungm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管理的实践中,我们追求大智慧,即无为的管理境界。在具体管理的操作上,我们做到小智慧,即使管理富有更多哲理、更多睿智、更多生命的灵性。一个好校长需要掌握以下六个智慧管理的法则:
  破与立
  破就是要敢于破除那些繁琐、表面化、片面化的形式与内容。只有破,才能瘦身,才能轻装前进,才能使管理工作、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灵动起来,使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立相对于破而言,有破才有立。立是需要勇气、胆略和责任心的。立的依据是校长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刻把握。立要正确、高效、有新意。立要求校长的视野要更开阔,要能跳出教育看教育。立是管理智慧的体现和集中生成。
  舍与得
  在名利面前,校长要愿舍,因为舍去了对名利的追求,心态才会纯净,教育思想才会端正,才会真正为师生的生命成长服务,才会真正地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办学,赢得师生的尊重,这是智慧的价值;在权力面前,校长要敢舍,只有校长会放权,才能使学校的管理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才会使校长回归自己的本职岗位,即出主意、用干部,而不至于陷入具体事务中,这是智慧的巧用;在民主面前,校长要能舍,只有校长舍去了所谓的权威,才能在学校营造浓浓的民主氛围,才能广纳谏言,促进学校发展,才能使学校管理由校长管理走向教师管理,向管理的无为境界迈进。
  大与小
  校长要想大事、做小事;视野宏观,着力细节。只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做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当前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校长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聚合体,很多时候,校长是在矛盾中前进,是在教育理想和现实中前行。这就更需要校长有良好的反思习惯与能力,有深邃的洞察力;这就更需要校长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发展情怀;这就更需要校长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总之,就是要有良好的平衡大事小事的能力。
  情与理
  在学校管理中要情理并存,理是情之基础,情是理之升华。理在于规范、约束,情在于激励、动心。温情是一份体贴,是一份人性的关怀。激情是燃烧,是点燃自己燃烧大家。
  情在于沟通,智慧的交流;情在于换位,智慧的碰撞;情在于走进对方,智慧的感应。摆正情与理的关系,才能使教师集体在规则下达到家和万事兴的境界。
  动与静
  动与静表达的是一个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变是要满足现实对教育的要求,不变的是对教育的渴望与追求。变要求每天有新意,每天进步一点点。变使教育有了新意,也就有了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不变要求每天的新意最终成就一个大目标,那就是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基。不变使教育有了一份凝重,有了一份责任,有了一份期待,有了一份成就。
  花与刺
  花的绚丽多彩,刺的尖利灼人,使人们向往花,远离刺。刺可能并不好看,但如果我们用包容的心情、欣赏的眼光来看,刺可能也会成为一种另类的花,同样也吸引人。教育是这样,教师也是这样,如果管理能做到知人善任,那么花和刺将会是一样的美丽。
  花的美丽芬芳在给人享受的同时,可能也会使人只看到繁花似锦。刺虽不好看,但她美的价值在于能刺激人的神经,时时以她的尖锐警醒人们。教育实践中,校长喜欢听溢美之词,这是人之常情,但作为管理者,忠言逆耳啊!(据《中国教育报》)
其他文献
近年来的大学新任校长就职演说,相比过去少了套话、官话,多了不少“干货”,也因此成为社会舆论观察大学校长办学理念的窗口。过去几年中,多位大学新任校长因在就职演说中明确表态不再申请新课题,不申报成果奖项而广受赞誉,因为其中传递出校长职业化的重要信息——新任校长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着更加清晰的定位。这也是所有新任校长就职演说的一个基调,即做“职业化校长”。  校长的重要职责就是管好一所学校,营造良好的教
摘 要:辅导员素质高低对学生能否成才影响巨大。本文以问卷数据为依托探讨目前上海民办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指出:上海民办高校辅导员以年轻人为主,有很强的进取心,但管理学生方式方法上有待改进,对工作少有归属感等。社会、民办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和举办者以及辅导员自身等必须多方联动方能改变现状,最终为学生成才服务。  关键词:学生成才;民办高校辅导员;素质  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辅导员群
我一向主张家长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成长空间,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放任娇惯。有的家长跟我说:“我并非一定要让孩子达到我的什么期望。但孩子养成了难以容忍的坏毛病,比如沉溺于网络、手机中不能自拔。不强制不行!”  孩子陷于网络、手机而不能自拔的,是我的学生中最普遍的现象。这些东西对有些孩子来说,如同毒瘾一样戒不了,最终严重影响到学业,乃至高中毕业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甚至有些学霸型的孩子
有一位名人说过,领导者的工作有60%是用在各方面的沟通上。沟通是一个优秀团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也是领导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于中层领导来说,沟通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层干部职务不高,权力不大,管人不多,但面对的领导多,直接处理的具体事情多。因此,只有沟通好与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才能得到上上下下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所在部门完成工作目标、创先争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上级领导沟通的艺术
爱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留住心  天黑了,张姓牧羊人和李姓牧羊人在把羊群往家赶的时候,惊喜发现每家的羊群头数都多了十几只,原来一群野山羊跟着家羊跑回来了。张姓牧羊人想:到嘴的肥肉不能丢呀。于是扎紧了篱笆,牢牢地把野山羊圈了起来。李姓牧羊人则想:待这些野山羊好点,或许能引来更多的野山羊。于是给这群野山羊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草料。  第二天,张姓牧羊人怕野山羊跑了,只把家羊赶进了茫茫大草原。李姓牧羊人则把
在高校就业率引入到了高校评估指标之后,各个高校对于提高就业率想尽了办法,有不少学校甚至不就业不给发毕业证。当然也有不少学校认识到想提高就业率,就需要和社会需求接轨。那么高校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做文章来满足社会需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度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竟然发现了有“休闲体育”、“茶学”、“假肢矫形工程”等专业,这引起了社会吐槽。大家不禁考虑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应该如何来做。  在当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拓工作新局面的人才。人才的创新性不仅取决于其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思维能力,还取决于健全的创新人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创新人格的养成。  大学就是奠大学生的优良素质之基。优良的素质有思想的素质、知识的素质、能力的素质等。高师学生既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