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早之前,摩根大通的交易柜台已经为世界最大,但这一“成就”并未被公认。如今,伴随着它巨亏175亿美元,其“首席”的名誉也实至名归了。
为什么摩根大通把这么多钱置于一次交易的风险中?谁会相信“这是一次对冲”?很简单,因为它有100%的把握,如果事情变得非常严重,纳税人会通过美联储将其救助。幸运的是,事情竟然只糟糕到80%。但这还没完:如果信用利差飙升,假设持有2000亿美元的DV01,若利差发生了100个基点的变化,摩根大通就可能蒙受200亿美元的损失。
摩根大通电话会议上,一些高管在尽力开脱:
相比贷款,我们有更多的负债(存款),1.1万亿美元,而贷款只有约7200亿美元。多出来的我们就用来投资,该组合价值约3600亿美元。我们投资于高评级、低风险的证券,约有1750亿美元投资于抵押贷款证券,我们投资于政府机构的证券、高级信用和担保债券、证券化产品、市政债,以及表现不错的CDS。这些绝大多数是政府或政府的支持和非常高的等级性质。我们投资这些是为了对冲利率风险,因为我们的负债和资产不匹配。
“我们通过公司CIO(首席投资办公室)来操作对冲基差风险、凸性风险、外汇风险,我们也通过这样做产生净利息收入。所有这一切的结果是,我们也需要管理组合的应力损失,所以我们会在信贷事件发生后面临巨大压力。我们持有这些组合以及很多年了,媒体报道的只是全局的一部分。”
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柜台,曾被高盛认为是不对称服务的领先者,其身上的光环消失了。从摩根大通的CIO团队就可见一斑:
2006年,阿基琉斯·马科利什被聘为CIO在伦敦的掌舵者,在纽约总部的授权下,领导拓展了在企业和按揭债务的投资。一些马科利什的投注直到现在还将摩根大通套牢,不赔钱或者在金融市场融资就难以脱身。
随着CIO团队规模不断扩大和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客户,其市场影响力和交易柜台动向为华尔街交易员和对冲基金所关注。衍生品部负责人布鲁诺·伊克西尔管理的头寸变得如此之大,被一些市场人士尊称为大号“伏地魔”。洛杉矶“双线资本”公司全球发达信用部总裁博涅·巴哈总结道:“国债市场看伯南克,衍生品市场看伊克西尔。”可见摩根大通在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力之大。
马科利什的团队现管理了高达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在2010年盈利50亿美元——超过了摩根大通一年净收入的四分之一。
据该行的雇员披露,摩根大通CIO团队中,是马科利什而非伊克西尔,主导了信贷风险的空前扩张。虽然这些风险资产摩根大通能否持有到期,而不是被迫出售,仍值得怀疑。摩根大通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收入33亿美元,包括16亿美元的证券资产产生了4110万美元的纯收入。相比之下,摩根大通的投资银行部收入263亿美元,而净收入为68亿美元。自2007年以来,摩根大通持有的国债,以及CIO部门持有的资产增加了3倍,从765亿美元增加到3500亿美元。这些资产购买的动力是利润,而非风险管理。后来,该部门开始购买收益较高的资产,包括结构性信用债、证券和衍生工具,他们扩大了投机规模,以寻求更大的利润。
在伦敦,马科利什不断扩大他的团队,增加信贷和固定收益交易的专业培训。作为希腊人,马科利什在加入摩根大通前,曾是德累斯顿资本市场的联席主管。加入德累斯顿之前,马科利什在美国信孚银行(如今归于德银旗下)做外汇交易管理工作。在摩根大通,马科利什聘请了埃文·卡里姆特吉斯——德累斯顿的信贷资产组合策略的前负责人。2007年,德累斯顿的信用衍生品交易主管哈维尔·马丁加入摩根大通CIO伦敦。2009年,乔治·波利赫罗诺普洛斯,也从对冲基金“奋进资本”加入伦敦办事处。
虽然马科利什一开始是赚钱的,但头寸并不大。直到2008年信贷危机后,他才开始了下大赌注。第二年就开始购买AAA级的CDO,据该行前高管透露,随着摩根大通竞争对手开始甩卖资产,证券价格开始下跌,摩根大通集团中马科利什一伙人正是当时市场上最大的买家。
为什么摩根大通把这么多钱置于一次交易的风险中?谁会相信“这是一次对冲”?很简单,因为它有100%的把握,如果事情变得非常严重,纳税人会通过美联储将其救助。幸运的是,事情竟然只糟糕到80%。但这还没完:如果信用利差飙升,假设持有2000亿美元的DV01,若利差发生了100个基点的变化,摩根大通就可能蒙受200亿美元的损失。
摩根大通电话会议上,一些高管在尽力开脱:
相比贷款,我们有更多的负债(存款),1.1万亿美元,而贷款只有约7200亿美元。多出来的我们就用来投资,该组合价值约3600亿美元。我们投资于高评级、低风险的证券,约有1750亿美元投资于抵押贷款证券,我们投资于政府机构的证券、高级信用和担保债券、证券化产品、市政债,以及表现不错的CDS。这些绝大多数是政府或政府的支持和非常高的等级性质。我们投资这些是为了对冲利率风险,因为我们的负债和资产不匹配。
“我们通过公司CIO(首席投资办公室)来操作对冲基差风险、凸性风险、外汇风险,我们也通过这样做产生净利息收入。所有这一切的结果是,我们也需要管理组合的应力损失,所以我们会在信贷事件发生后面临巨大压力。我们持有这些组合以及很多年了,媒体报道的只是全局的一部分。”
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柜台,曾被高盛认为是不对称服务的领先者,其身上的光环消失了。从摩根大通的CIO团队就可见一斑:
2006年,阿基琉斯·马科利什被聘为CIO在伦敦的掌舵者,在纽约总部的授权下,领导拓展了在企业和按揭债务的投资。一些马科利什的投注直到现在还将摩根大通套牢,不赔钱或者在金融市场融资就难以脱身。
随着CIO团队规模不断扩大和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客户,其市场影响力和交易柜台动向为华尔街交易员和对冲基金所关注。衍生品部负责人布鲁诺·伊克西尔管理的头寸变得如此之大,被一些市场人士尊称为大号“伏地魔”。洛杉矶“双线资本”公司全球发达信用部总裁博涅·巴哈总结道:“国债市场看伯南克,衍生品市场看伊克西尔。”可见摩根大通在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力之大。
马科利什的团队现管理了高达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在2010年盈利50亿美元——超过了摩根大通一年净收入的四分之一。
据该行的雇员披露,摩根大通CIO团队中,是马科利什而非伊克西尔,主导了信贷风险的空前扩张。虽然这些风险资产摩根大通能否持有到期,而不是被迫出售,仍值得怀疑。摩根大通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收入33亿美元,包括16亿美元的证券资产产生了4110万美元的纯收入。相比之下,摩根大通的投资银行部收入263亿美元,而净收入为68亿美元。自2007年以来,摩根大通持有的国债,以及CIO部门持有的资产增加了3倍,从765亿美元增加到3500亿美元。这些资产购买的动力是利润,而非风险管理。后来,该部门开始购买收益较高的资产,包括结构性信用债、证券和衍生工具,他们扩大了投机规模,以寻求更大的利润。
在伦敦,马科利什不断扩大他的团队,增加信贷和固定收益交易的专业培训。作为希腊人,马科利什在加入摩根大通前,曾是德累斯顿资本市场的联席主管。加入德累斯顿之前,马科利什在美国信孚银行(如今归于德银旗下)做外汇交易管理工作。在摩根大通,马科利什聘请了埃文·卡里姆特吉斯——德累斯顿的信贷资产组合策略的前负责人。2007年,德累斯顿的信用衍生品交易主管哈维尔·马丁加入摩根大通CIO伦敦。2009年,乔治·波利赫罗诺普洛斯,也从对冲基金“奋进资本”加入伦敦办事处。
虽然马科利什一开始是赚钱的,但头寸并不大。直到2008年信贷危机后,他才开始了下大赌注。第二年就开始购买AAA级的CDO,据该行前高管透露,随着摩根大通竞争对手开始甩卖资产,证券价格开始下跌,摩根大通集团中马科利什一伙人正是当时市场上最大的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