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互动式教学的特点以及怎样有效的利用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真正做到互动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我们应该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教师、学科为中心的固定模式,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和学生的被动地位。因此,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首先得转变教学观念,摒弃所谓的“师道尊严”,把自己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协同者。 其次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不再只注重化学知识教学,而是更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经历、讨论、合作、兴趣、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根据各班实际以及各课的具体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保障学生感到心里安全和心里自由,为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学做好思想准备。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并为广大学生发挥潜能创造条件,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营造出“教是为了不教”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我提高的氛围。
  二、设计合理的有激励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
  1.展现教师个人魅力,与学生成为朋友
  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好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平时和学生接触过程中,不摆教师权威架子,以朋友的角度和学生交流,说话时换种语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也会和你走得很近,同时,以努力、敬业、拼搏的工作方式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感到我是和他们一起在学习,探讨问题的,让学生相信你的能力感受到你的魅力。如果学生喜欢你,在你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心理更加放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把枯燥的课堂学习变为一种美的享受,这必将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经常深入学生群中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2.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完成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方法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标准,而应深入浅出地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将知识要点化,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交流,适当地提供帮助,相信他们能够解决相应的问题,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用实验去验证他们的结论。在学生实验时要把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去验证,在遵循基本实验操作要求的前提下,只要完成任务,达到目的,完成的过程可因人而异。例如在高三复习盐类的水解这个专题,我改变以往的讲练结合模式,采取学生自学讨论,回答问题,反思总结,对点训练,这个方法的实施让我们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让学生更自信,这节公开课也给周围很多老师一个很大的启发,放手让学生去做,相信他们!
  3.从基础落实入手,让学生在进步中喜欢上学习
  在实施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淡化学生基础的落实,不要在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教学的核心。针对此问题,教师一定要精心备课,对教材深入挖掘,对内容重新组合,把握学生的学情,合理安排问题,因势利导,设法将化学学习以“有意思”的方式进行,将教学任务以“有意思”的方式提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学习中落实基础达到目标。
  三、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凸显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尽情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改变了我的课堂。作为教师,我接受了以诱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重学习过程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而我的学生受益更大,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主动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这只是我自己在新课改中摸索前行的一些感受,希望给正在黑暗中和我一样摸索前行的人们一些启发。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课堂、电子白板、电子书包、微课等闪亮登场,微课也逐渐进入了广大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視野。微课渐渐走进了我们的化学课堂,必将使化学课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微课,又称“微课程”,是以短小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重点是对单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内容精炼,语言简洁。将微课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让学生认识精彩的化学世界,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全面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有机地创设问题情境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能否创设好问题情境也是新型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实,数学问题情境就是承载数学学习内容的重要载体。当然,我们所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是否在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或学生“最近发展区”,其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问题实质的把握,影响到我们身边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
逻辑推理能力是高中生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能力,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都非常重要。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本文将从多元类比、生发联想以及动手实验三个方面入手,谈一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多元类比,建构体系  高中数学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抓住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巧妙地利用这些联系,对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
作为初中化学教学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对比试验可以让学生在对实验现象和过程的比较之中来进一步探索实验的本质和规律,对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通过巧妙地设置对比试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实验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进一步增强初中学生的化学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同向对比,控制变量  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
所谓“研读”,是指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钻研阅读,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从现代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讲,重视文本的研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有利于
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说:“教师要有一把扇子,要善于把学生求知之火弄得旺旺的。”我们语文教师要用一把怎样的扇子来激起学困生的求知欲呢?多年来,我在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类教学,降低难度  蔡元培先生曾说:“我们的教书,并非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就算完了;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为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因材施教,每学期的复习阶段,我对自
笔者在参加多次初中体育优课评比展示时注意到一种现象:对于同样一个技能训练,有人认为讲得很好,应该借鉴甚至推广;也有人认为处理失当,应当注意并避免。按理说,出现这种有争议的情况也属正常,但笔者在争议中想到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即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一节体育课?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符合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具体策略。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展开描述。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