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语文课堂的导入技巧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18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课堂导入也是这样,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导入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下面我谈谈常用的几种课堂导入方法。
  一、温故中导入
  现用语文教材的突出特征就是注意到了单元主题和本单元每篇选文所承担目标之间的联系,以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并由之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由此,老师可以从检查提问旧课入手导入新课。在讲课之前,先面向全班学生提出几个旧课中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全班学生的回忆思考,再找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在个别学生回答、教师订正和补充的基础上,带动全班学生复习旧课,进而导入新课。老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听、写、练等活动导入新课,以听写、板书、朗读等活动方式复习旧课,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导入新课。在温故中导入,是一种很实效也很有意义的导入方式。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注意使用合适的鼓励语和评价语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疑问中导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会有思、有问、有究,才会有所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要讲授的内容,设置疑问或者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和欲,这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如学习《愚公移山》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针对题目展开质疑:“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是怎样移山的?”“愚公移山的心愿最后实现了吗?”当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调动,对文本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之后,接下来课堂的开展也就会如虎添翼。
  三、情境中导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意图掩盖得越好,教育的效果就会越佳。”而情境导入法恰好践行了这一理论,它通过语言、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出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仿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首先,借助歌曲创设情境。很多课文都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歌曲作为导入,像《让我们荡起双桨》《永远是朋友》等经常都可以用到。如在学习《羚羊木雕》,我们唱关于友情的歌曲:“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一对朋友的情感世界,和他们分享那浓浓的友情吧。”然后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水到渠成,情感共鸣。
  其次,描述导入创设情境。如学习《挖荠菜》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讲发生在自己童年的趣事,也可以设计交流,让学生们讲自己童年的趣事,然后描述总结:“同学们,童年是一首诗,诗句中跳跃着快乐;童年是一幅画,色彩中折射着幸福。”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之后,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再次,媒介导入创设情境。这种方法在写景的课文教学中特别适用,如学习《黄果树瀑布》一课,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筝曲,展示一幅幅雄伟壮观的瀑布美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黄果树瀑布之中,带着真实的情感体验进入文本学习。
  最后,借助故事创设情境。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对于故事性强的文章老师可以采用讲故事导入,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对故事的选择和倾向性来进行分析,准备不同的材料和切入点。如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时,从“母爱”这个中心入手,给孩子们讲唐山大地震中用鲜血哺乳婴儿的年轻母亲,讲缆车事故中高举双手挽回儿子生命的夫妇,让孩子们在故事真实的感动中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把故事完好地再现出来的时候,孩子们对接下来引入的课文也必将兴趣盎然。
  四、即兴应变中导入
  在上课之前,有时会突然出现一些有利于设计导语的事件或背景,因为贴近生活,它往往更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我们应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如学习《卖炭翁》一课,恰逢雪止天晴,老师就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阴冷、泥泞的大雪天结束了,今天阳光照耀,温度回升,两种天气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学生们纷纷回答喜欢晴天,倾诉雪天的寒冷与出行不便。接下来老师话锋一转:“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穿得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天气,总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就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卖炭老人为什么有这样反常的心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就这样,老师巧妙地借实景引入了课题,抓住学生的切身体验和卖炭翁反常心理之间的巨大落差,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老师只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遵循导语的针对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原则,恰当选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设计出完美精彩的导入语,用不超过五分钟的时间为接下来的三十多分钟奠定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和氛围,引领着学生渐入佳境。
  作者单位:河南省镇平县郭庄中心校(474294)
其他文献
在众多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评委会大多安排由评委(专家)负责组织参赛教师进行教学互动,笔者曾多次参与,不但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可
微课现在是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多的手段,而且微课比赛在教学活动中也比较火热。但是微课利用是否方便快捷呢?微课制作过程比较烦琐,从录制到应用需要好多程序,还有视频格式的
当今很多中学生缺少阅读能力,少数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娱乐性、功利性的阅读为首。现在学生对于严肃文学的涉猎少之又少,很少有人愿意读深奥的经典文学作品。例如《红楼梦》《水浒传》《百年孤独》等,涉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人也寥寥可数。在语文课本后面配备的相关书目,若没有老师引导,可能阅读量会更少。  一、 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校园中,教师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的贫困治理思想的梳理,发现其相同之处在于: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原则,贫困治理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贫困治理的基础是调查研究;区
初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经典篇目的篇幅较长,人物众多,主题深刻,创作手法典型,各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的教学建议一般要安排2~3个学时,比如《我的叔叔于勒》。由于莫泊桑的这篇短篇
摘 要:课堂提问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合理的运用提问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能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目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因此,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出发,对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做简单的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摘 要: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学长期存在应试教学现象,老师、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干涉过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大学新生的学习现状入手,分析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 自主学习 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24-01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确定自己的学
摘 要:现场导游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操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人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中职学生理论素养较弱、实践好动性强等特点,在教学中尝试应用“TSPE现场导游四段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本人将该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推动该教学法的普及和应用。为我国中职学校的导游教学改革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TSPE现场导游四段教学法 现场导游教学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