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能说会道离不开口腔中的“三寸不烂之舌”。舌长约10厘米、重约60克,主要由横纹肌组成,表面覆盖粘膜,是个能灵活运动的肉性器官。舌头的肌肉呈纵行、横行以及与舌平面呈垂直方向的排列,因而舌头能自由伸缩和卷曲。
舌头分为上、下两面,由舌尖、舌体和舌根3部分构成。舌的背面有许多细小的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除丝状乳头外,其他3种均有味觉感受器——味蕾。味蕾呈卵圆形花苞状,由支持细胞和味蕾细胞组成,有味孔伸向舌表面,可感受口腔内食物的味觉。不同部位的味蕾可分别感知甜、酸、苦、咸4种味道。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舌尖对甜敏感。不同的味觉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信号的作用:甜味是需要补充热量的信号;酸味是新陈代谢加速和食物变质的信号;咸味是帮助保持体液平衡的信号;苦味是保护人体不受有害物质危害的信号;而鲜味则是蛋白质来源的信号。味蕾对各种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人分辨苦味的本领最高,其次为酸味,再次为咸味,而甜味则是最差的。味蕾中有许多受体,这些受体对不同的味具有特异性,比如苦味受体只接受苦味配体。当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便产生了兴奋性冲动,此冲动通过神经传入中枢神经,于是人便会感受到不同性质的味道。儿童的味蕾比成人多,分布也比较广泛,所以味觉比较敏感,而老年人则因味蕾萎缩而味觉迟钝。
舌乳头上皮细胞经常轻度角化脱落,与唾液和食物碎屑混合而形成一层白色薄苔,称为舌苔。人的舌苔可因身体情况不同而有不同颜色变化,察舌为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
正常人舌质淡红,柔和润泽,舌表面有很薄的一层白色舌苔。当人体生病时,舌质和舌苔都会起变化。在中医中,观察舌质、舌苔是辩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心、肝、脾、胃的经脉皆通于舌,因此,从舌的变化中可以测知脏腑经络的病变。胃酸过多者,舌常呈暗红,湿润而洁净;而因舌乳头萎缩引起的舌炎,常伴有胃酸缺乏。有人把舌比如为人体的“胃镜”,许多疾病都可以反映到舌头上来;高热病人多见红刺草莓舌;心力衰竭、肝硬化病人常呈青紫舌;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舌苔变黄、白、灰、黑及厚腻等情况,也可把舌看作是反映全身疾病的一面镜子。
舌头分为上、下两面,由舌尖、舌体和舌根3部分构成。舌的背面有许多细小的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除丝状乳头外,其他3种均有味觉感受器——味蕾。味蕾呈卵圆形花苞状,由支持细胞和味蕾细胞组成,有味孔伸向舌表面,可感受口腔内食物的味觉。不同部位的味蕾可分别感知甜、酸、苦、咸4种味道。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舌尖对甜敏感。不同的味觉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信号的作用:甜味是需要补充热量的信号;酸味是新陈代谢加速和食物变质的信号;咸味是帮助保持体液平衡的信号;苦味是保护人体不受有害物质危害的信号;而鲜味则是蛋白质来源的信号。味蕾对各种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人分辨苦味的本领最高,其次为酸味,再次为咸味,而甜味则是最差的。味蕾中有许多受体,这些受体对不同的味具有特异性,比如苦味受体只接受苦味配体。当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便产生了兴奋性冲动,此冲动通过神经传入中枢神经,于是人便会感受到不同性质的味道。儿童的味蕾比成人多,分布也比较广泛,所以味觉比较敏感,而老年人则因味蕾萎缩而味觉迟钝。
舌乳头上皮细胞经常轻度角化脱落,与唾液和食物碎屑混合而形成一层白色薄苔,称为舌苔。人的舌苔可因身体情况不同而有不同颜色变化,察舌为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
正常人舌质淡红,柔和润泽,舌表面有很薄的一层白色舌苔。当人体生病时,舌质和舌苔都会起变化。在中医中,观察舌质、舌苔是辩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心、肝、脾、胃的经脉皆通于舌,因此,从舌的变化中可以测知脏腑经络的病变。胃酸过多者,舌常呈暗红,湿润而洁净;而因舌乳头萎缩引起的舌炎,常伴有胃酸缺乏。有人把舌比如为人体的“胃镜”,许多疾病都可以反映到舌头上来;高热病人多见红刺草莓舌;心力衰竭、肝硬化病人常呈青紫舌;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舌苔变黄、白、灰、黑及厚腻等情况,也可把舌看作是反映全身疾病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