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qi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动力源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是否有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探索,获得新知识。 在很大程度上,学生效果及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班级学生展示才华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如何。学生主动参与的面越广,兴趣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这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关键词】教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激发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最大的学习动力。教学中,我常常抓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主动地表现参与学习。为他们创造展示才华、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做“学习主人”的乐趣。正如教育家所说的,课堂上没有兴趣就等于没有学习。兴趣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它能释放出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要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就要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利用种种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安排教学内容,在深入挖掘课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新奇的问题,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征,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兴趣:借图画、音响、直观教具、电化教学手段、形象的语言情境讲故事、有趣的游戏、课堂提问等。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二、质疑问难,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往往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源泉,更是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激起探究问题的欲望,启发积极思维。我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水平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主动地去释疑解惑。例如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时,课文的结尾有一句话:“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有个学生说:“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它会怎么样呢?”这位学生问得非常好,这正是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的最好时机。“是啊!它这样回去,妈妈会怎么说呢?小伙伴们又会怎样对它呢?你能想象出后面的事情及语言、动作吗?”这时候,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人都想插上自己的想象翅膀,去寻找想象用武之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讨论交流、同学们都各抒己见,整个课堂学生情绪高涨、学生的想象力充满灵性、充满爱心,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同学说:“小白兔给松鼠带来了一堆白菜,小花猫給松鼠带来了一篮桃子,小松鼠给小猴子……”有的同学说:“妈妈没骂它,和蔼地批评了它后,带它去寻找别的食物。”
  这样训练,教师善于激发学生质疑,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还能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乐于参与。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掌握本领参与
  “授人与鱼”莫若“授人以渔”,课堂教学我们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教给学习方法就像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多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掌握方法就能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居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我巧妙设计教学过程、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使每一名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如:
  (一)反复诵读法
  指导学生初读,感知性地朗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再指导细读、精读、理解性地朗读,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最后进行诵读,实行熟读性朗读,让全体学生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教学《瀑布》我先指导学生进行感知性的朗读,把诗歌读通顺,画出生字、新词反复地多读几遍,接着让全体学生自由地吟诵,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作用,再让学生反复地练读,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总体的印象。细读时,则要求学生能够一字一句地读准确,一段一段地读通顺,对重点词句要多读几遍( 好像浪涌上岸滩。 又像风吹过松林。读时要充分读出相应的这对句子的节奏重音)。最后用上不同的朗读形式:个别读、小组读、男女分开读、齐读等。熟读时,通过讨论,比较顿号、逗号的不同朗读方法,要求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让他们掌握朗读声调、节奏等的处理技巧。最后在他们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感受到瀑布在风中像烟一样沸沸腾腾的“势”,像雾一样弥弥漫漫的“态”,像尘一样星星点点的“型”,这样进行入情地朗读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朗读技巧,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能感受到瀑布那样雄伟壮丽的美。
  (二)启发思考法
  会思考才会善于学习。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思考的好习惯,遇到问题都要大胆地去猜想。例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设问,课堂上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关键点、疑难点进行设问,不时地加大问题思考力度等。
  还可组织学生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期望激励法等。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间激烈讨论,使学生从中相互启发,可以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相互补充、探讨、合作学习中得出结论。鼓励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用肯定性语言评价,给予肯定。如“你成功了”“你回答得真好”“胆子再大些,试试看”…… 让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组织教学,让学生“有法可依”就能更主动地在课堂中参与实施。
  四、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拓展主动参与的学习空间
  指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才能快速获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一些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家”,无不异口同声回答道:那是得益于孩子在童年时期多看些有益的书。名人名家那些朴素的话语,给大家一个深刻的启示:孩子单凭课堂上学习的几篇文章,是不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怎样才能培养出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的新世纪人才呢?指导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为他们导航,让学生能够在浩瀚的书海中自由地遨游。
  (编辑:钟园)
其他文献
本文就哈尔滨气化厂一氧化碳变换装置使用的QCS-04催化剂,在装填、使用、再生等操作过程中,为防止其活性及使用寿命的降低,而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的详细介绍.
本文介绍了以3-硝基-2-叔丁氧甲酰氨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4-(2-氰基苯基)-1-溴甲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2-[(2′-氰基联苯-4-基)甲基氨基]-3-硝苯甲酸乙酯的方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发展及进步,传统、常规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及学生学习的发展。因此,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为了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笔者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主要是指一
文章从基地选择、品种选择与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采收七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为指导大蒜无公害丰产栽培和发展地方支柱
【摘要】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课堂教学。强化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吸引力,首先要把课备好,重在研究教材和学生;其次要把课上好,重在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要延伸课堂,重在引导学生课后练习,进行科学评价、教学反思和教育研究。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吸引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一门具有深厚的人
金属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代之前就有发现,最早为人类应用的金属是铜,铜在中国以至于世界金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墓葬考古发现,早在6000年前的史前时期,埃及人就使用铜器。铜是人类祖先最早应用的金属。  在青铜器慢慢发展起来之后相应人类掌握了更多的金属冶炼以及金属艺术的东西,作品也逐渐精致化和完整化。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直接影响到以后的金属工艺中。  当前人类步入了丰富多彩的,以电气化和电子信息为特征
"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九澧实验学校承担的湖南省教育科研课题,通过学校几年扎实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了可供操作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