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HRP)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56例早期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6例,观察组8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非诺贝特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同时,通过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评价疗效,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清IL-6水平分别为(3.2±0.3)ng/L和(3.3±0.5)ng/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清IL-6水平分别为(3.3±0.4)ng/L和(2.6±0.5)ng/L。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IL-6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P>0.05),而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TNF-α水平分别为(26.5±4.3)ng/L和(25.1±6.5)ng/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TNF-α水平分别为(24.9±6.5)ng/L和(22.4±5.4)ng/L。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NF-α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无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5,1.5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6,2.56;P<0.05)。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小动脉痉挛、动静脉交叉及视盘水肿情况的改善率分别为44.44%、60.00%及55.55%,对照组患者的改善率分别为21.43%、11.11%及15.38%,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29.19,7.91;P<0.05)。而在治疗出血和渗血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率分别为50.00%和3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P>0.05)。结论非诺贝特可以降低患者血循环中炎症因子的水平,这可能是其改善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正>由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市文物局、陶雅网联合主办,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美术博物馆和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承办的"第四届古陶文化艺术学术研讨
压后支撑剂回流有很大的危害性。会使近井地带形成瓶颈裂缝,影响压裂效果;影响油气井正常生产;产出砂腐蚀井下和地面设备。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通道理论、砂拱说和
在中央金融"新政"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内生性金融开始向正规化转变。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合作主体发生了几乎与政府多部门主导农村投资相同的体现"精
由于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因素较多,而水环境问题也同诸多因素有关,为了综合地反映城市化与水环境的关系,要分别建立两个关于城市化和水环境的包含各自主要影响因
日本人的内外有别意识在日语词汇、随声附和表达和寒暄语、惯用句和谚语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日语教师除了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自身日本文化常识,关注语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内外
高速、高精、多轴插补、多通道是数控系统发展的趋势,这对传统数控系统采用的单处理器核心的硬件架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目前采用非对称多处理器作为数控系统计算核心的解
<正>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小型消费电子元器件中,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照相机等。近年来,其应用正向电动汽车、电讯网络备用电源、军用储备电源、太空和
语言是沟通文化的工具,文化影响着语言。文化语境常常超越语言的范畴,它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翻译中不要从某一具体的词、句的表面意义上去考虑,而要把它放在宏
中国古代哲学中儒释道三种思想融合的宗教文化思想,对苏轼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他被贬黄州,人生转折时期,更是他精神的支柱,这种思想贯穿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从《前
以丝素蛋白膜为基质,在模拟体液中诱导羟基磷灰石晶体在其表面沉积和生长.利用XRD,SEM,HRTEM,AFM和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形成及其微观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