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协宏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_shang_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教育部特训“规范汉字书写”指导教师,中国书法兰亭小学专职教师。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及市、区级书法展,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书法节教师展,全国第四届西部书法展,重庆市第八届书法展,重庆市第二、三、四教师书法展。教学获重庆市“书法卓越课堂”竞赛一等奖。
  艺术风格:隶书追溯秦汉古风,古雅;行草书以宋朝尚意书风,深入领会宋四家书法艺术的情趣,着力展现书法的意态之美,通过自身作品以复古之心向前辈经典致敬。
  “作字须敬,非僅欲字好,即此是学。”
  多年的小学教育经验和对书法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使骆协宏逐渐找到了教育和书法之间微妙的关系。“人人都说孩子学习书法是修生养性,但究竟怎样修和养很多人答不上来”,骆协宏说,自己算是找到了关键。
  在自己的书法课堂上,骆协宏关注的不是孩子们写的字究竟是好还是坏,而是孩子们的书写状态。他说,通过孩子练书法时的状态,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因此,他因材施教,对那些“坐不住”的“调皮”孩子,给以耐心的教导和陪伴,让他们在书法这一项专注和安静的艺术领域中持续浸淫,从而达到调教孩子们心性的目的。
  有的孩子一开始坐不住,写几分钟就要到处跑,而骆协宏不懈的教导让最初的几分钟变成了几十分钟,让强制变成了自愿。骆协宏说,看到孩子们终于开始静下心来写字,看到孩子们终于自愿对书法艺术产生兴趣的时候,是自己最高兴的时候。他认为,并不一定非要使孩子成为书法大家,而是通过练习书法,调教孩子的心性,通过书法学习来调整他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
其他文献
本科毕业前夕,向优生在读研和工作间纠结不已。直接工作,知识储备够吗?读研,意味着还不能为家中分担经济压力。  “念了研究生之后你想做什么?”“教书,就算念了博士,还是想教书。”“那你现在就能去。”摇摆中,来自导师的“灵魂拷问”,让向优生下定了决心。在校园工作,每天面向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教书育人,是向优生眼中最幸福的工作。  亲自体验是最好的理解方式  向优生的学生们最清楚,凡是能用实验演示的习题,
乍一看去,朱朝阳是人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学霸”、次次考第一,而且是绝对实力碾压的那种,然而这些只是表象。  不健全的家庭,父爱的缺失,母亲的唯分数论,同学的排挤……种种施加在身上的压力使他的内心隐藏了太多被扭曲、被压抑、片面的认知,无人倾诉,无法调整,无处宣泄,最终形成了“不能犯错”“大人眼里的好孩子”的自我合理、自我美化的塑造。  在以应试为主的教育中,成人过多地关注和评价孩子的学业,对于他
我经常给我校孩子们说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意思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将心中那种世俗的污浊之气排净,心中自有画之模样和意境,佳作很快就能完成,这其实说的是一个人的修炼与蜕变的过程。行路与读书是相辅相成的,读书是靜而思之,是静态生长的过程;行路则是走进自然、社会,是动态体验生成的过程。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走出去,眼观耳识,切身体验,才能补其不足。孩子
2019年热映的电视剧《都挺好》想必大家还记得,剧情发展到最后,苏大强记不起以前的事情,找不到自己的家,像孩子那样可怜,其实他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痴呆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增龄性认知障碍,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成为继心脏病、脑血管病、肿瘤之后威胁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影响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
“仲春之月,春分。”阳光下的小狗,黑亮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晓林手里的面包片,像极了等待投喂的小孩儿。  三两句的生活随笔,配以几张生活随手拍,李晓林的朋友圈记录着这个春天暖阳下的生机复现,麻辣小面的寻常烟火气,还有关于“小饼干上学记”的点点滴滴。  她是三年级丙班的班主任,也是孩子们最爱的“饼干妈”。从三十多年前走上讲台开始,她以一个守望者的身份带领着、见证着、分享着孩子们丰富有趣的成长。  接招
2018年11月10日至12日,以“建设未来学校,培养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重庆徐悲鸿中学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承办。  中国未来学校大会是一个跨领域的开放性平台,提倡和鼓励创新思维和国际间的交流,大会邀请了国内外创新型学校的优秀代表参会,如中国一
当直播政治课表呈现在我的面前时,担心、害怕、兴奋和冲动一直伴随着我。要让数百名陌生学生喜欢上我的政治直播课,我觉得趣味课堂应先行。  吟诗一首吸引人  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文化中的经典,一首首佳作,往往就是一种种心情再现。情是古诗文的生命和灵魂。古诗文课堂,可谓一字情牵。如果政治老师模仿古诗歌形式来解释政治知识,这应该是会出现另一种独特魅力,呈现异彩精呈。  在讲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二第一框
在慕志伟这儿,一向没有能够难倒他的事情。刚到学校时,最初是教语文,后面缺数学老师,让慕志伟上,慕志伟又开始兼任教数学。再后来,英语、体育,哪个学科缺人,慕志伟就往哪儿钉。  谈及教育,慕志伟的语言极为朴实,他说,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服务者,为学生、老师们做好每一项工作。在他眼里,能够被学生、老师认可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阅读推广,展未来  就任校长以后,慕志伟对阅读有了迫切的渴望,“我以前不爱读
我赢了考场上的“对决”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言,直到我遇到了一件事之后,才彻底理解。  第一次带班时,学校举行月考,作为监考老师的我,分到了一个纪律最差的考场。还记得第二节考英语,开始半个小时后,学生们会做的题基本已经答完,便有学生开始东张西望。有的趴在桌上摆弄纸笔,有的就近小声说话,还有的设法打小抄、传纸条。见此情形
3岁时,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丧失正常行走能力;18岁时,灾难再次降临,亲人去世让他几乎陷入了人生最大的难关。然而,凭着不屈的斗志,他在6年时间里靠自学完成了大专与本科的学习;23岁,他进行了5次腿部手术,甩掉了拐杖;39岁,他放弃优渥的城市生活,毅然决然地进入山村当上了支教教师,成为人们口中“点亮山区的希望之灯”。他就是三次“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全国交通“年度感动人物”、“全国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