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随着篮球运动在我国高校的蓬勃开展,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文体课外活动的开展,而还有利于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量。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可行性,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对策。
  关键词 篮球裁判员 大学生 可行性 对策
  一、前言
  相关研究表明,由于专业裁判员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篮球运动的蓬勃开展。因为以前我国没有设立培养篮球裁判员的专门学校,此情况下,加大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力度,构建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校大学生本身综合素质起点高,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牢固的自律意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长,有一个系统的有利条件。一方面,他们年轻、好奇、好学好问、文化素养高、接受能力强、有很大的可塑性;另一方面,校园内篮球运动开展普及,参加人数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这样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为培养高校学生从事篮球裁判员工作打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大学生裁判的培养,既提高了校园篮球水平、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锤炼了大学生动手、懂脑、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可行性分析
  篮球运动是高校开展较多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之一,能否调动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组织好一场既好看又激烈的篮球竞赛活动,都离不开篮球裁判员的公正、公平的执裁。调查显示,《全民健身纲要》实施以来,家庭对孩子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在提升,大学生的篮球基础与往届相比,也在逐年地提高。由于高校大学生篮球比赛频繁,篮球体育教师工作繁忙,不可能场场莅临,为此,篮球裁判员的缺位就成为制约高校课余篮球比赛顺利进行的一个发展瓶颈。因而,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员,一方面可以减轻篮球教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与素养,同时也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大学生中有可培养篮球裁判员的人才资源
  高校是大学生集中的圣神殿堂,大学生是高素质的社会群体之一。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一方面有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文化基础,在培养篮球裁判员方面有着很好的智能优势。另一方面,各院系班级中均有一大批篮球运动爱好者,在他们中间活跃着一些热爱篮球裁判工作的“业余篮球裁判员”,尽管他们对于篮球规则和裁判法还没有熟练掌握,但仍然积极参与校级的各种篮球比赛的“执法”工作,且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况且他们出于对篮球运动和裁判工作的爱好,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高校有专业篮球师资作指导
  各高校在篮球方面都具有国家一级和国家级篮球裁判资格的体育教师,他们不仅在篮球理论、裁判理论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和深厚的学术功底,而且由于他们能够有机会经常去参加一些全国、省市、高等院校及地區性的篮球比赛的裁判工作,一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场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能了解和掌握国际篮球裁判工作的发展动向。其次,高校篮球教师长期从事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在本专业有多年教学经验与体悟,在篮球裁判员的培训工作中能够车熟路、得心应手。
  (三)高校有培养篮球裁判员的教学与实践环境
  高等学府的篮球教学环境为我们培养篮球裁判员提供了良好的教学与实践平台,无论是师资还是场地、器材都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特别是当前高校都非常注重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文体活动举办频繁,每年都会举行一系列的篮球赛,这就为我们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提供了良好的临场实习机会。校内比赛的规模、球员的水平与层次都非常有利养篮球裁判员的教学实践。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在篮球教师的指导下临场吹哨执法,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进步,失误逐渐减少,鸣哨及时、裁判手势越来越准确到位,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篮球裁判员[1]。
  三、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对策措施
  (一)学好《篮球竞赛规则》理论
  《篮球竞赛规则》是裁判员赛场执法的依据来源,是篮球竞赛的法则,也是裁判员执行的理论依据。篮球裁判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技术、战术知识。篮球裁判必须掌握和理解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作为一名合格的篮球裁判员,必须非常熟练地掌握篮球竞赛规则,熟悉篮球裁判员手册。只有较好地掌握并且理解了规则和裁判法,才能在实际的执裁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准确果断地做出裁定与判罚。因此,组织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学好坚实的裁判理论,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临场裁判能力非常重要,是基础也是前提。此外,作为优秀的裁判员,还得对篮球的技战术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能够熟谙场上队员篮球技、战术的运用情况,心中有底,执法不慌。为此,篮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指导学生学好《篮球运动理论》、《篮球竞赛规则》,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能准确、及时地捕捉到各种犯规与违例,对于重点和难点则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此加深对重点规则的理解与运用[2]。
  (二)加强篮球基本功训练
  篮球裁判基本功是从事篮球裁判工作所必须具备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只有不断学习其基本功、练好基本功,才能在临场中做到临危不乱、判罚自如。因为自身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凭感觉便知进攻方和防守方是否“违例或犯规”。但如果体育专业学生裁判员不重视裁判基本功的锻炼,不仅不能迅速判断,而且还由于哨声滞后,造成手势、移动、吹法的不正规,不仅影响了篮球的正常比赛进程,还会降低自己宣判的可信度。反之,若误判不断重复错误,日积月累,定形后,难以匡正。可见,篮球裁判员如不重视自身的基本功训练,即使是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裁判年限,同样的机会,有的能在比赛中表现生气勃勃,活跃而且有朝气,有的在临场中却显得无声色、反应迟钝。因此,体育专业大学生要想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裁判员,必须从篮球基本功学习开始,就从运球、突破、传接球、投篮、技战术配合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以后准确的赛场执法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开展专题讲座和观摩活动
  在篮球赛场上,比赛节奏随着攻守双方的情况千变万化,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开展讨论活动与专题讲座提高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因为有赛场中出现的具体详情在《篮球裁判法》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且一一做出详尽的标准。因此,聘请具有丰富赛场经验的高级裁判员老师来针对经常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和现场互动问答活动,从而使大学生裁判员不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进而达到判罚能力在理论学习中不断地提高。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学生理论学习和场上实践练习,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没有引起重视。而且比赛环境有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对这方面的教学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学校要多开展对篮球比赛的专题讲座、讨论咨询,以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判断力。观摩法在篮球裁判执法中具体运用,也是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使大学生篮球裁判员走向成熟的路径选择之一。学术界认为有两种组织观摩学习方法:一是亲临赛场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不同水平的篮球比赛,同时结合比赛向学生现场解惑;二是进行多媒体教学,在阶梯教室收看国内外像奥运会和世锦赛等国际级高水平的篮球赛况,使大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清楚领略国际级裁判员在临场执法时对“度”的把握,引领大学生厘清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不能立刻鸣哨裁定的犹豫问题。事后强调勤思多练是观摩篮球裁判员学习的核心所在。根据调查得知,大部分高校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差,指导教师没时间尽量多寻找观摩学习的机会,同时在观摩时也没有让大学生带着问题去认真地观摩,教师和大学生在每次观摩后也很少立即组织讨论与分析,然后再写一点心得体会,相互交流[3]。
  (四)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篮球裁判员正常发挥水平的重要保证。教学中发现,不少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在临场前或在临场中,大部分都会产生怯场或恐惧的心理,表现为犹豫不决,哨声滞后。有学者在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看作是一种情绪过分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相关研究认为是由过度紧张引起的。裁判员的怯场心理,直接影响着裁判员的判罚水平和效果,克服怯场心理的最好方法就是有自信心。自信心是发挥裁判员技术、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裁判員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完成好执法任务。加强意志品质训练,培养自己沉着、坚毅、顽强、勇敢、果断的性格。要经常锻炼学生在强刺激的情况下进行裁判,在困难的情况下完成正常的比赛,想提高学生在临场中的心理素质,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抗干扰能力,镇定自若地完成工作。教师要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环节上下功夫,可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进行不同应变能力的练习,增强排除抗干扰的自信心和干扰自控的能力,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心理上具有自信心、动作上具有敏捷的反应时[4]。
  (五)多参加赛场实践,积累裁判经验
  “实践出真知”。为此,要指导大学生多参加赛场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将裁判理论学熟悟透,但不能与实践相脱节,否则大学生所学,将永远停留在理论水平之上。古语又云“口说千遍,不如登山指点”。可见,大学生篮球裁判员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篮球裁判员,校方应在国庆节、元旦、五一劳动节等重大节日多组织一些院系、班级之间的篮球赛事。组织好此项工作,带领这些裁判员多参加赛场实践,临场执法,以此积累裁判经验。赛后篮球教师要及时地与他们交流,反馈执法过程中的优点与失误,及以后需要提高的地方等。“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为此,多给他们提供参加赛场实践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做到裁判手势能瞬间正确做出,且标准规范、潇洒自如,形成动作技能的固化,实现裁判动作的动力定型,为以后篮球裁判工作的出彩,而勤练出专业性很强的篮球裁判基本功[5]。
  参考文献:
  [1] 史海鹏.对培养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几个问题的探析[J].新西部.2007.8:183.
  [2] 杜子阳等.湖北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1.6:78-79.
  [3] 王崇.贵州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的现状和策略[J].安顺学院学报.2012.4(2):70-71.
  [4] 杨静.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4:110-112.
  [5] 杨士荣.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32-13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青年足球裁判在执法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就青年足球裁判员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影响青年裁判员的心理素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为培养合格而优秀的足球裁判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青年裁判 执法过程中 心理素质培养  一、前言  公正、精彩的足球比赛离不开球员高水平的发挥,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基于体育活动的艺术美形式,体育舞蹈不仅有健身强体的技能,同时也有很大艺术欣赏价值。通过结合背景音乐、体育技巧等等优秀表现形式,体育舞蹈备受人们喜欢和关注。随着将体育舞蹈比赛引入各大赛事,体育舞蹈运动员就成为将这一运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然而作为一项艺术,其不仅需要运动员有一
中图分类号:G86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越野滑雪起源于北欧,是一项登山、滑降、转完、滑行等基本技术的运动项目,也是冬奥会中的一项竞技性、观赏性较强的比赛项目。我国越野滑雪运动起步较晚,在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本文将对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心理特征展开研究。  关键词 越野滑雪运动员 专项心理特征 运动表象  一、越野滑雪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在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将“心理健康”划入了体育的范畴内,作为其中的一个学习目标,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应该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出发点,从根本上实现儿童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初入学儿童 心理 体育 教学  一、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  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学生就要摆脱从前在幼儿园所适应的以游戏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为了了解体育游戏对大专学生肺活量的影响研究,本文从南昌专科院校抽取8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经过10周的运动干预,分别对两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游戏对大专学生的肺活量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体育游戏 肺活量 大专学生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体育游戏的内容与形式都在发生变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特殊的功效。在体育教學过程中把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运动项目 学生 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四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近年来,田径运动实现了良好的发展,运动员的成绩也逐渐提升,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运動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作为田径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投掷项目运动员要实现较好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正确的训练,还需要做好运动员的疲劳恢复工作,加强运动营养,使运动员能够快速恢复饱满的状态。本文就田径投掷项目运动员疲劳恢复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关键词 心理活动 积极性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