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教学实效性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4444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新课程的改革,思想政治课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材发生了较大变化,教材越来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构架上打破了传统的教材体系。为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点课题。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辅助文的名言对提高课堂实效有很大作用,如果在教学中用好名言这种资源,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教材资源。《生活与哲学》全册名言有如下特点:言简意赅、画龙点睛、提纲携领、承上启下。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正确而有效的运用好名人名言,会让课堂增添不少色彩。
  一、抛砖引玉,言简意赅。
  精心设计。语言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工具,导入做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又能使教师讲课全过程水到渠成、轻松自如,反之,教师如果平铺直叙,学生就会兴味索然、思想不能集中,教师当然也难以得心应手,费力不讨好,结果就是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应重视导入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而使用名言,无疑就能达到这种效果。如在第一课中讲哲学的作用,用了陈云一句“学好哲学,终生受益”,那么什么样的哲学才能终生受益?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材第十一课第二框,导入“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 、恩格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为什么他们对人民有这么高的评价?带这个疑问进入本框内容社会历史的主体。通过内容的学习,明白了他们为什么对人民有如此高的评价。学生便能顺理成章地理解教材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二、承上启下,浑然一体。
  顾名思义,过渡就是指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如能过渡得好,会使课堂教学结构严密,层次清楚,而又脉胳贯通,浑然一体,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过渡不好,使人感到思路跳宕,杂乱无章,逻辑混乱,那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过渡上一定要注意自然得体,瞻前顾后,作为教材的现有资源——名言,如果用得好,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的过渡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可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效果。课本第四课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整块知识可以用荀子的两句话贯穿起来,“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荀子,旨在说明天地运行有其常道和常数,君子也有他的道德和原则,这些都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要做的就是认识其规律,把握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所以“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证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当然我们不能只用荀子的一句话来证明这段文字。接下去第二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荀子这一思想肯定了规律客观性、普遍性的基础上,又指出人类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回归课本知识,可以总结出: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前后两句相互相承。再如恩格斯言“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是从自然界、人类历史和人精神之间的关系入手来说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在前一单元从唯物论角度来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在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对前单元到本单元的一个联结,顺利的过度,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在联系,以及充分说明世界是联系的统一体。
  三、精彩小结,言犹未尽。
  在政治课教学中,基本上所有教师都注意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有效的导课方法。但是,我们的政治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堂课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有的教师认为时间不多,不便安排,就交给学生自行整理;有的教师则认为时间宝贵,失之可惜,便接着讲下节课的内容;也有的教师总是滔滔不绝讲到下课铃响才急急忙忙草草收场……。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得一节课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好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起到系统概括、锦上添花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还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合理的运用教材名言,就能达到这种效果,如第三课中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是对这一节内容的关键问题哲学与时代关系的浓缩,起到了提纲携领作用;在第九课中运用了毛泽东的名言共四句,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中,毛泽东的名言可做小结使用,会比用在探究上更适合。再如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处来,可以用陆游的诗做个精彩结尾,“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在具有文学和哲理的韵味中感受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运用教材中的名言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名言中,有许多蕴含着思想性很强的内容,如何挖掘出来,用好它们,更好地完成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既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第十二课价值观中的马恩语“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一方面,说明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中实现,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让学生领悟到“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
  综上所述,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名人名言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这顺应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也是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中职语文教学怎样改革?我想很多人会异口同声地说——“换教材”!那么,是不是换了教材就等于改革了呢?是不是换了教材就能使死气沉沉的中职语文教学焕发活力,起到学科本身应有的作用呢?下面就来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课改必须改教材  职中的文化课要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及就业服务。目前职校的各类语文教材大多以语文知识传授为主,通用性强,可是教材往往太固守于学科本身,专注的是文化本身,与专业的衔接不够紧密。而职
“无为而治”是老子所著《道德经》中内涵丰富、价值巨大的思想内容,是他认为最好的国家社会管理方法,它不是消极的政治主张,而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理想的管理状态。在科学技
夜色南滨,繁华里,2017长安福特中国重庆国际时尚周举行开幕首秀.成功举办四年,这一中西部地区的时尚盛会,以独特的号召力、最具地方特色的时装趋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著名服装
期刊
本文主要对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前段时间我跑步时伤到腰,医生检查后发现我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请问,我以后还能跑步吗?rn湖北 李先生rn科学适量的跑步锻炼可以有效增强腰背肌力量,从而更好地防止腰椎的再
期刊
荐语rn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辽南小镇,村头的莲花池与馅饼店、村尾的玉米地与太子河,鸭鹅嬉水、鸡犬相闻,空气中飘散着泥土的馨香.rn这就是牛庄,一座铺满历史的苔痕、荡漾着
期刊
引言rn在开放经济下,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资本转移平衡了地区间物质和资本的供求关系,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剩余资本流向那些劳动力密集的国家和地区,从而使在全球
当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公路试验检测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力度,使公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