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镰形棘豆的镇痛抗炎活性

来源 :药学与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的镇痛和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使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和福尔马林法确定镰形棘豆的镇痛效应和类型;使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卡拉胶诱导的小鼠腹腔炎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探讨镰形棘豆的抗炎效应。结果: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经口服给药可明显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57.2%);还可对抗由福尔马林诱发的第二相疼痛(40.1%);但是不能降低小鼠对热刺激的反应性。在抗炎试验中,镰形棘豆总提取物可显著地抑制模型小鼠的耳肿胀程度(58.0%)和白细胞的迁移(59.4%),以及模型大鼠肉芽组织
其他文献
由玻璃或石英管拉制而成的纳米尺度的玻璃管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的探头。但由于纳米管表面具有较大的粗糙度,使其表面与基底的距离很难达到高分辨率的扫描
头吊泉西山铜矿通过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侵入岩的分布情况,在测区局部地段发现的磁异常与激电异常对应关系较好,激电测深工作反映极化体向下有一定的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单硝酸异山梨酯微孔渗透泵片处方。方法:以渗透压活性物质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量为影响片剂释放的主要因素,2、4、7、9、12h的药物累积释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HCPT)固体自微乳和速释微球的结肠定位胶囊在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药动学特征和结肠组织的药物浓度,以提高靶位药浓,降低全身毒副作用。方法:分别制备羟基喜树碱固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IL-2诱导LAK细胞增殖及杀HepG2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IL-2诱导生成LAK细胞,采用自身配对设计分成两组:小檗碱组和对照组。培养第8天计数两
详细介绍了采用数控千斤顶整体顶升技术进行悬索桥主塔顶主鞍座安装的施工工艺,此技术同样适用于大体积、大高度、大重量的构件提升吊装,此方法较使用大型起重设备,具有节约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巴曲酶组(对照组)、常规剂量(隔日使用)巴曲酶加依达拉奉组(常联组)和非
目的:观察颅内给Aβ1-42和thiorphan后是否可以在恒河猴大脑内诱发类似AD患者的炎症反应.探讨该法建立猕猴A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开颅后先注射thiorphan到猕猴的大脑皮质和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