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庆大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尿路感染.烧伤感染的等治疗。主要不良反应有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等。曾有资料报道庆大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疹.抽搐等,但肌注引起眩晕的报道少见。对本患者按常规用药,却出现明显的眩晕症状。故在临床上应用庆大霉素时,为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联合用药。同时,对儿童.年老体弱.肾功能低下等群体应特别慎重,尽量减少其不良反应,防止药物蓄积中毒。出现不良反应时,首先停药,应用钙剂拮抗,其次对症处理。
病历资料
患者,男,56岁,农民,因右上腹疼痛,伴右肩背部痛3天,到当地诊所就医,诊断为胆囊炎。给予肌注庆大霉素8万U,3次/日,口服消炎利胆片.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3天后,患者感觉眩晕显著,胆囊炎症状有所减轻,继续用药。第5天患者眩晕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转来我院。
体格检查:体温36.8℃,心率100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35/85mmHg。生命体征平稳,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眼震。双耳鼓膜无炎症表现,无耳鸣.耳聋症状。无皮疹,心肺正常,腹部平软,右上腹部压痛(±),既往体健,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否认肾病史。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超声检查:①血象:WBC 9.62×109/L,NEU 70%;②肝功:ALT 56U/L,TBIL 20.3μmol/L,DBIL 6.8μmol/L,IBIL 130μmol/L;③电测听:双耳轻度感音性聋;B超:胆囊结石。
入院诊断:①庆大霉素不良反应;②药物性眩晕;③胆囊结石。
入院治疗:①停用庆大霉素;②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日;③静滴5%葡萄糖500ml.纳洛酮1.2mg.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 200mg/日;④口服强的松10mg,3次/日,维生素C0.2g,3次/日。经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3天后自觉眩晕消失。
讨 论
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主要通过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而杀菌,低浓度时呈抑菌作用,高浓度时呈杀菌作用,抗菌谱比较广,除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外,对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作用,对绿脓杆菌的作用强是其主要特点。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胆道感染.尿路感染.烧伤感染和败血症的治疗。常与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多黏菌素联合应用,增强疗效。用法多样,静滴.肌注.鞘内注射.口服.外用及关节冲洗等。主要不良反应有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和过敏反应。
对本患者按庆大霉素常规用药,每天24万U属于最大量,未达极量,连用5天,因蓄积而可能中毒。特别是在肾功能低下时,对内耳外淋巴液中蓄积,致第八对脑神经难逆性损伤,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曾有资料报道肌注庆大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疹.抽搐等不良反应,但肌注引起明显眩晕症状的报道少见。庆大霉素和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相比,内耳中毒的发生率较低,对内耳损害也较小,它对前庭毒性较对耳蜗大,特别见于用量大,疗程长,年老体弱或因肾功能低下,排泻慢的患者,由于药物的蓄积,而使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加之个体差异,应用相同剂量的药物,所产生血浆浓度差异也很大。治疗剂量可出现高浓度庆大霉素杂质与体内钙离子络合,引起血钙浓度下降,表现为肢体麻木.头痛.恶心.眩晕.平衡失调等。同时,庆大霉素可阻断中板膜受体,产生箭毒作用,阻滞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特别是与麻醉药和肌肉阻滞剂合用时易发生急性肌麻痹与窒息等不良反应。
在临床应用庆大霉素时,为减少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联合用药:为增强疗效可与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多黏菌素联合用,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合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强疗效。②防止蓄积中毒:对儿童,肾功能低下.老年体弱等群体应用时要加强注意,尽量慎用。③注意代谢途径:氨基苷类抗生素解离难度大.脂溶性小,口服不易吸收,主要适于肠道用药,肌肉.皮下注射代谢吸收迅速,1.5小时达到高峰,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和肾脏皮质,浓度较高,其他组织和分泌物中低,本药物体内不易代谢,90%以原形在24小时内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良者蓄积达正常人的20~40倍,因此应用本药时特别注意对肾功能的检测。④对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首先停药,同时应用钙剂拮抗(葡萄糖酸钙.氯化钙),其次对症处理,如肌注安定,如有神经肌肉阻滞,应同时肌注新斯的明或654-2.阿托品等注射液,一般3天内可缓解。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死亡率较高,抢救应按休克抢救程序。
参考文献
1 孙忠民.复方庆大霉素的实验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0,26(2):162-163.
2 狄继升.鼻吸引庆大霉素致眩晕1例[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3,34(1):286.
3 卫长虹.口服庆大霉素也会产生毒性.中国医药,2006,4(3):183.
4 包定元,薜春生,胡友梅.药理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45-248.
病历资料
患者,男,56岁,农民,因右上腹疼痛,伴右肩背部痛3天,到当地诊所就医,诊断为胆囊炎。给予肌注庆大霉素8万U,3次/日,口服消炎利胆片.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3天后,患者感觉眩晕显著,胆囊炎症状有所减轻,继续用药。第5天患者眩晕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转来我院。
体格检查:体温36.8℃,心率100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35/85mmHg。生命体征平稳,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眼震。双耳鼓膜无炎症表现,无耳鸣.耳聋症状。无皮疹,心肺正常,腹部平软,右上腹部压痛(±),既往体健,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否认肾病史。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超声检查:①血象:WBC 9.62×109/L,NEU 70%;②肝功:ALT 56U/L,TBIL 20.3μmol/L,DBIL 6.8μmol/L,IBIL 130μmol/L;③电测听:双耳轻度感音性聋;B超:胆囊结石。
入院诊断:①庆大霉素不良反应;②药物性眩晕;③胆囊结石。
入院治疗:①停用庆大霉素;②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日;③静滴5%葡萄糖500ml.纳洛酮1.2mg.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 200mg/日;④口服强的松10mg,3次/日,维生素C0.2g,3次/日。经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3天后自觉眩晕消失。
讨 论
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主要通过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而杀菌,低浓度时呈抑菌作用,高浓度时呈杀菌作用,抗菌谱比较广,除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外,对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作用,对绿脓杆菌的作用强是其主要特点。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胆道感染.尿路感染.烧伤感染和败血症的治疗。常与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多黏菌素联合应用,增强疗效。用法多样,静滴.肌注.鞘内注射.口服.外用及关节冲洗等。主要不良反应有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和过敏反应。
对本患者按庆大霉素常规用药,每天24万U属于最大量,未达极量,连用5天,因蓄积而可能中毒。特别是在肾功能低下时,对内耳外淋巴液中蓄积,致第八对脑神经难逆性损伤,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曾有资料报道肌注庆大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疹.抽搐等不良反应,但肌注引起明显眩晕症状的报道少见。庆大霉素和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相比,内耳中毒的发生率较低,对内耳损害也较小,它对前庭毒性较对耳蜗大,特别见于用量大,疗程长,年老体弱或因肾功能低下,排泻慢的患者,由于药物的蓄积,而使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加之个体差异,应用相同剂量的药物,所产生血浆浓度差异也很大。治疗剂量可出现高浓度庆大霉素杂质与体内钙离子络合,引起血钙浓度下降,表现为肢体麻木.头痛.恶心.眩晕.平衡失调等。同时,庆大霉素可阻断中板膜受体,产生箭毒作用,阻滞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特别是与麻醉药和肌肉阻滞剂合用时易发生急性肌麻痹与窒息等不良反应。
在临床应用庆大霉素时,为减少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联合用药:为增强疗效可与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多黏菌素联合用,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合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强疗效。②防止蓄积中毒:对儿童,肾功能低下.老年体弱等群体应用时要加强注意,尽量慎用。③注意代谢途径:氨基苷类抗生素解离难度大.脂溶性小,口服不易吸收,主要适于肠道用药,肌肉.皮下注射代谢吸收迅速,1.5小时达到高峰,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和肾脏皮质,浓度较高,其他组织和分泌物中低,本药物体内不易代谢,90%以原形在24小时内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良者蓄积达正常人的20~40倍,因此应用本药时特别注意对肾功能的检测。④对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首先停药,同时应用钙剂拮抗(葡萄糖酸钙.氯化钙),其次对症处理,如肌注安定,如有神经肌肉阻滞,应同时肌注新斯的明或654-2.阿托品等注射液,一般3天内可缓解。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死亡率较高,抢救应按休克抢救程序。
参考文献
1 孙忠民.复方庆大霉素的实验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0,26(2):162-163.
2 狄继升.鼻吸引庆大霉素致眩晕1例[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3,34(1):286.
3 卫长虹.口服庆大霉素也会产生毒性.中国医药,2006,4(3):183.
4 包定元,薜春生,胡友梅.药理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