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由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的“世界肝炎日”大型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在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举办。尽管在活动当天,上海的气温飙升到了40℃,却依然挡不住肝病专家们热心公益、送医到基层的热情。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方,《大众医学》杂志也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向所有参与讲座的市民赠送了2016年第7期《大众医学》杂志。
张欣欣教授表示,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故防治乙肝是世界性课题。疫苗接种、切断传播途径、抗病毒治疗是乙肝防治的重要环节。乙肝患者首先应采取针对病因的抗病毒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的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癌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陆伦根教授主讲“非传染性肝病的防治”
陆伦根教授表示,在中国,49.3%的慢性肝病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着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的普及,乙肝等病毒性肝炎将逐步减少,而非传染性肝病的防治将成为未来肝病防治的一大重点。
非传染性肝病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而言,戒酒非常关键,同时可应用保肝药物;而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而言,坚持运动配合饮食控制的基础治疗,最为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单纯性脂肪肝虽然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但由于脂肪肝可加重胰岛素抵抗,且是代谢综合征的最早“报警信号”,故患者仍需引起足够重视,正规治疗。
上海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刘成海教授主讲“肝病的中医调理”
刘成海教授表示,慢性肝炎患者,如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胆管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腹水患者;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癌,尤其是手术化疗等治疗后,或不宜手术根治者;胆道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均适合中医治疗。中医理论认为,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吸收运化,调畅情志)。中医治疗通过养肝与疏肝、泻实与补虚,调节气血达到内部阴阳和谐;通过健脾与疏肝、补肾、清肝,达到外部五行协调;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合适的食补和药补,适当“忌口”,如脂肪肝患者忌肥厚油腻,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忌刺激性食物(葱蒜等),肝硬化患者忌坚硬食物(避免消化道出血),并加强运动锻炼,达到保护肝脏、改善脂肪肝的作用。刘教授同时表示,在肝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优势,中医调理一般起效较慢,贵在坚持。
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范建高教授总结发言
范建高教授表示,肝炎不仅包括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还包括脂肪肝等非病毒性肝炎。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不断普及,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不断下降,普通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已经由原先的9.8%降到7.2%以下;长效干扰素和新型强效抗病毒口服药物的问世,又显著提高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丙型肝炎已能治愈,乙型肝炎也可有效控制其进展。然而,肝病至今仍是人类沉重的健康负担和重要死亡原因,我国各种肝病的发病率及其危害至今仍无减轻迹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非传染性肝病,尤其是脂肪肝的患病率增长迅猛。因此,我国肝脏防治的愿景不应局限于“世界无乙肝”,“肝界”工作者们更应当为“世界无肝炎”而努力。
爱肝联盟是什么?
“爱肝联盟”是《大众医学》杂志联合国内百余位肝病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发起的肝病患者关爱平台。
在这里,您能看到最前沿的脂肪肝、酒精肝、病毒肝等肝病,以及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肝病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最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肝病防治相关科普知识;
在这里,您还将有机会与国内肝病防治领域的顶尖专家进行交流互动!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爱肝联盟”
张欣欣教授表示,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故防治乙肝是世界性课题。疫苗接种、切断传播途径、抗病毒治疗是乙肝防治的重要环节。乙肝患者首先应采取针对病因的抗病毒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的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癌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陆伦根教授主讲“非传染性肝病的防治”
陆伦根教授表示,在中国,49.3%的慢性肝病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着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的普及,乙肝等病毒性肝炎将逐步减少,而非传染性肝病的防治将成为未来肝病防治的一大重点。
非传染性肝病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而言,戒酒非常关键,同时可应用保肝药物;而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而言,坚持运动配合饮食控制的基础治疗,最为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单纯性脂肪肝虽然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但由于脂肪肝可加重胰岛素抵抗,且是代谢综合征的最早“报警信号”,故患者仍需引起足够重视,正规治疗。
上海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刘成海教授主讲“肝病的中医调理”
刘成海教授表示,慢性肝炎患者,如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胆管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腹水患者;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癌,尤其是手术化疗等治疗后,或不宜手术根治者;胆道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均适合中医治疗。中医理论认为,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吸收运化,调畅情志)。中医治疗通过养肝与疏肝、泻实与补虚,调节气血达到内部阴阳和谐;通过健脾与疏肝、补肾、清肝,达到外部五行协调;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合适的食补和药补,适当“忌口”,如脂肪肝患者忌肥厚油腻,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忌刺激性食物(葱蒜等),肝硬化患者忌坚硬食物(避免消化道出血),并加强运动锻炼,达到保护肝脏、改善脂肪肝的作用。刘教授同时表示,在肝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优势,中医调理一般起效较慢,贵在坚持。
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范建高教授总结发言
范建高教授表示,肝炎不仅包括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还包括脂肪肝等非病毒性肝炎。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不断普及,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不断下降,普通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已经由原先的9.8%降到7.2%以下;长效干扰素和新型强效抗病毒口服药物的问世,又显著提高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丙型肝炎已能治愈,乙型肝炎也可有效控制其进展。然而,肝病至今仍是人类沉重的健康负担和重要死亡原因,我国各种肝病的发病率及其危害至今仍无减轻迹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非传染性肝病,尤其是脂肪肝的患病率增长迅猛。因此,我国肝脏防治的愿景不应局限于“世界无乙肝”,“肝界”工作者们更应当为“世界无肝炎”而努力。
爱肝联盟是什么?
“爱肝联盟”是《大众医学》杂志联合国内百余位肝病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发起的肝病患者关爱平台。
在这里,您能看到最前沿的脂肪肝、酒精肝、病毒肝等肝病,以及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肝病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最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肝病防治相关科普知识;
在这里,您还将有机会与国内肝病防治领域的顶尖专家进行交流互动!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爱肝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