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甜蜜杀手]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k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人类"第三杀手"。因其以血、尿糖升高为特点,且起病隐蔽,常通过慢性并发症将人致残、致死,故又称为"甜蜜杀手"。
  由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模式的现代化,使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增长趋势。我国近年糖尿病发病增长的速度是10年前的3倍,1998年公布的发病人数已达2000万,如不给予有效的控制,2010年发病人数将达到


  6000万。加强糖尿病的预防已成为增强人民体质、减少社会和个人医疗负提的重要措施之一。
  糖尿病的预防分三级:一级预防是对高危人群进行选择性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因子的危害程度,防止发生糖耐量减低,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二级预防是指预防糖耐量减低者进展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三级预防是要尽可能早期诊断出糖尿病,规范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预防急性并发症,防止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展,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群众而言,应该注意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提高对"甜蜜杀手 " 的警惕性,尽可能做到防病于未然。由于Ⅱ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所以Ⅱ型糖尿病是糖尿病预防的重点。40岁以上的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分娩过巨大胎儿者都是Ⅱ型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另外还发现糖尿病患病率和高血压、高血脂病史,高收入、低体力活动、低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所以,凡有这类因素的人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餐后最好能活动半小时,减少体重,控制糖类及脂肪的摄入,同时定期作健康查体及血糖检测(尤其是对餐后血糖的检测)。如果发现糖耐量减低,应立即加强体育锻炼,严格控制饮食,必要时可加用拜唐苹或二甲双胍等药物,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一旦发展成糖尿病,预防的主要目的就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了。患者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控制饮食,适当从事运动,认真监测血糖,积极配合治疗,努力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医学研究认为,血糖控制良好是预防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补气、滋阴、通络等治疗,可使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得到最佳的控制,使患者致残率降到最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其他文献
一位中年妇女因患胃窦炎,连续口服庆大霉素60天,一日2次,每次8万单位,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了眩晕、恶心、站立不稳等症状,当地医院认为她得了“颈椎病”、“美尼尔氏征”,只用了些抗眩晕的药物对症治疗,并没有让她停止服用庆大霉素。最后她到省医院五官科检查,才确诊为内耳前庭半规管阻塞,是庆大霉素中毒所致。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一件事:一个外表健康的婴儿迟迟不会讲话,对外界的声响没有反应,经检查是先天性耳聋。医生
期刊
太原王秀玲女士:  你的母亲患有糖尿病,你在一次健康体检时发现尿糖阳性,你担心自己也患了糖尿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血糖),几乎可以全部被肾小管回收,当血糖浓度异常增高,或血糖回收功能发生障碍时,尿中就会含有大量葡萄糖。此时做尿糖检查,就会得出“尿糖阳性”的结果。尿糖阳性可见于肾脏病、肝脏病及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垂体前叶机能亢进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另外,妊娠、急性感染、精神
期刊
1岁的梅丽莎坐在我办公室的地板上玩着玩具。她的母亲丽莎坐在旁边的长沙发上,她的父亲巴瑞·摩尔则在沙发的另一边,两人谁也不理谁。梅丽莎也没有试图爬向父母。到我的基因检查室会诊的病人中没有一个家庭是这样的。  会诊前梅丽莎的儿科医生已向我简单地介绍了情况。梅丽莎是摩尔家的第一个孩子。丽莎在怀孕和分娩时都很正常,当时她23岁,因为生孩子辞去了保育学校的工作。巴瑞25岁,是一个股票经济人。梅丽莎出生时,和
期刊
新娘子倒在婚宴上  1月28日,某村一对新人举行了婚礼。婚礼结束后,婚宴即将开始。就在此时,新娘子刘某突然全身抽搐,当场昏迷。送医院后,新娘一直深度昏迷,脉博微弱,高烧不退,多脏器功能受损。经医务人员全力抢救,新娘终于在昏迷8天后清醒过来,和新郎重续了姻缘。    据介绍,刘某在结婚前几天一直为婚事操劳,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晚上,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 1时才睡下,不到4时就又起来梳洗、盘头、化妆。她的教
期刊
良药不分贵贱药是用来治病的,同时它又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有成本和利润,所以也就有了药价。如果根据"一分钱一分货"来评价其它商品,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也以此来评价药品及其疗效好坏,那就不对了。这是因为: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体,对病人一上的"修理 " 不仅要想到眼前,更重要的是要想到将来。如果对所有的病人一上来就用所谓的"好药"、"贵药",可能效果比"差药"明显一些,可今后怎么办呢?要知道
期刊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内的大  小医院引进和开发了不少新的诊疗技术和设备,这对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为人们在就医时提供更多的选择,应当说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有些专家和大众传媒在广告中介绍这些诊疗技术和设备时,动辄就说是"划时代的突破",动辄就说是找到了 " 根治"某种疑难病症的方法。然而,就在这些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之时,一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却日趋升高,一些疑难病症的治愈率仍不尽如人意。显然,
期刊
份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能  使食欲旺盛者垂涎欲滴,但对于有些癌症患者来说,却可能出现" 望食兴叹",他们往往勉强尝几口就不吃了,这是厌食的表现。  癌症患者的厌食常常是以下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精神上的焦虑、恐惧、沮丧是癌症患者常出现的情绪状态,或称之为负性情绪,女性癌症患者以育龄妇女表现最为突出。治疗前,她们往往四处打听与手术、化疗等有关的信息,表露出对治疗产生的副作用的担忧,诸如切除子宫、
期刊
生病的人情绪往往很不稳定,特别是慢性病人,或是急躁、易怒;或是悲观、脆弱。家人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他们大发脾气、痛哭不止。这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也增加对家人的心理压力。常常是一个病人弄得全家不宁,哭不得,笑不得,急不得,恼不得。  通常,为调动病人的积极情绪,家人虽担忧、焦急,在病人面前也尽量笑口常开。可有的病人却不理解这份苦心,反倒埋怨:"我病成这样,你怎么笑得出来?"倘若态度冷漠,他会埋怨缺乏真
期刊
神经科医生常常为一些盲人惋惜,他们视力减退之后,到处投医,看了不少眼科、五官科医生,查不出毛病,可就是不来神经科。等到完全失明了,或出现别的症状了,才来神经科就诊,往往已经丧失了根治机会,留下终生遗憾!下面的事例警示我们:没有眼病,也会失明!  颅咽管瘤小明自上学之后越来越胖,并且出现了多吃多尿的毛病,同时视力愈来愈差,老师把他安排在最前排的坐位上,他还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并且有羞明怕光的表现。到医
期刊
刚过而立之年的洪先生一年前发现自己左  侧乳房逐渐增大,无意中又触摸到左乳房的乳头下有一包块,硬硬的,增大隆起的乳房皮肤外观像块皱巴巴的橘皮,颜色也变成深褐色,压之疼痛。  我为洪先生做了检查,确如他所说,右侧乳房正常,左侧乳房增大,乳头正中下方有一2.0×2.5厘米大小的硬质包块,尚可推动,高度提示是恶性肿瘤。在我的一再劝说下,洪先生在门诊手术室做了肿块切除,病理检查报告诊断为:乳腺癌(早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