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ongb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体制不断实施改革,改变了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的方向,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新时期国家及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学生实施核心素养培养,是目前教育的重点。高中语文是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能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也具有人文性,对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和培养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研究和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质内涵;培养路径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如今教育的新要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新方向,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和关键。高中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经典诗词及世界名著等各种作品当中,都包含丰富的思想内涵,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思维、语言表达、创新、文化传承、审美等各种能力,老师在具体教学中,要以核心素养为重点,与教学计划及内容相结合,制定相应的培养核心素养计划和方案,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培养。对学生有效培养核心素养,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及合作能力,也会提高学生适应的社会能力。
  一、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一) 传统文化理解和传承
  对传统文化理解和传承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学习中有效学习中华文化和汉语言。汉语文化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特别现在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文化出现多元化,强化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认同,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所以,培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中,进行文化传承和弘扬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
  (二) 审美及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有对学生进行审美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责任。进行事物的体验、鉴赏、创造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和发展,这些都和审美及创新能力培养关系密切。在培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中,不能忽略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三) 思维发展能力
  培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主要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能自由灵活应用语言,不受固定方式困扰,这是建设语言体系的能力。所以,教學中,要培养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给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 构建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构建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基础内涵,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审美和创新、文化传承等能力的培养。以良好语言体系建设和语言应用为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以构建和运用语言为教学根本,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 阅读教学方式
  培养核心素养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实现。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素养,发展学生思维。有效利用课本内容,对学生引导,使其结合自己情感及思想对课本内容深入理解,利用阅读课文使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文化底蕴。高中语文老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尽量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吸收民族文化精髓,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以自己特有的眼光看待、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能自觉树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以现代思维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理解。比如,进行《拿来主义》课文教学时,老师对学生进行鼓励,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经验对“拿来主义”进行思考,进而产生自己的思想,以自己的见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实施评价和批判。课文阅读时,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拿来主义”,明白其本质特点及运用方法。通过学生的总结和老师的分析,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写作教学形式
  利用写作教学能对学生语言构建和应用、建设审美及创造等素养有效培养和提高。利用组织语言,在作品当中体现自身情感,表现自身风格及特点。要对学生应用和构建语言素养更好地培养,语文教师在课堂建设相应的语言环境,能给学生提供相应写作背景,让学生自由运用语言,结合自己的表达和理解方式创作作文。要对学生创造及鉴赏能力有效培养,语文老师就要把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精心选择文章让学生仔细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后,应用艺术性的语言把读后感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文章的美感,进而更好地实施审美表达。
  (三) 有效实施教学评价
  学校和老师要改变传统评价体系,对评价指标有效丰富,对学生的审美、思维、学习等能力实施考核,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目标,以老师引导,学生为主体,有效实施教学和考核。多表扬和鼓励表现良好的学生,使其更加优秀,帮助和引导表现较差的学生,使其改正错误。进而学生能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核心素养实质内涵,要研究和应用相应的培育路径,从文化理解和传承、审美和创新、思维发展、语言运用等各种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核心素养要求,还要和自身教学内容和计划相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艺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分析[J].文存阅刊,2018(1):17.
  [2]贡如云,冯为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81.
  作者简介:
  何静,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渭源县第四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本剖析教学上,却忽视了对文章标题的细致剖析.其实,文章标题属于一篇文章的题眼,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可以说,文章标题是一个窗
在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整体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属于重要的内容,而课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属于必要内容,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及水平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有效开展课外阅读
基于AE8电子辐射带模式和各地磁场模式,本文系统分析了地磁场模式、太阳风、地磁扰动、地磁轴指向对静止轨道≥2 MeV高能电子分布的影响以及静止轨道不同经度位置≥2 MeV高能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语文教学在这种信息技术环境下也会变革,同老的教育模式一起慢慢地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讲”的过程,当今教育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
编者按:  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数据表现不佳,令外贸行业承压。那么,具体行业的进出口情况究竟如何呢?在此,纺织品服装商会、机电商会、医药商会及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分析了上半年出口形势,并对下半年走向进行了判断。或许,我们从中能看到一些变化和新希望。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降幅逐月收窄,显示出口有走出低谷、趋于回暖之势  2015年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额为275.6亿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占据核心地位,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身负重任,而且处理的都是最基础的问题。文学作品的开放性与多义性尤为鲜明,由于读者生活经历与审美理念等差异较大,所以对相同文本理解不同。那么,在中学阅读教学中通过正确方式更好解读文学作品极其重要。在本文中,分析了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多元解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元解读对策。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多元解读  中学生的生活经
对话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反映教育新理念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教师和课文之间交流的过程”,教学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