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建构的三个生力点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pas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话语权竞争,凸显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理应拥有对自身制度的解释、表达,进而获得认同的权力。要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探索、实践选择和实践优化中找寻引擎力,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制度自信为内生力,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认同为外动力,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讲好中国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
  关键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生力点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要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探索、实践选择和实践优化中找寻引擎力,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制度自信为内生力,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认同为外动力,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
  一、制度实践: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建构的引擎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实践探索中萌芽、在实践选择中成型、在实践优化中完善,彰显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一)萌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探索
  相较于成熟的西方政党,萌芽中的中国政党青涩又倔强。传统语境中政党文化的缺失,使“政党”这一政治名词过早与“私植党羽”“党同伐异”等语义结合,斥于政治生活之外,直到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社会各阶层力挽民族危亡之时,才产生了同盟会这一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随后,各方政党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效仿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试图建立起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治,但最终,却都因为水土不服而扼于襁褓。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才为中国注入了全新活力,中国政党政治枯木逢春,衍泛出嫩芽新绿。中共二大明确提出,要“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中共三大明确要走联合道路,实行党内合作,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多党合作制度萌发新芽。
  (二)成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选择
  1927年,一意孤行的蒋介石以一场反革命政变,打破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意境,一党专制模式由此开启。为了实现以党治国的目的,蒋介石公然与共产党为敌,军事上“围剿”、文化上“查禁”、经济上“封锁”,企图以其掌握的军事力量消灭已然壮大的中国共产党。而对于新生的革命民主政党,蒋介石竟也以同样毒辣的手段加以迫害和消灭,杀害民主人士、囚禁党派领袖、镇压民主同盟,将一党专制推向极致,在国内制造出“白色恐怖”的紧张氛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强大的敌人入侵,蒋介石却始终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方针,置民族大义于不顾。面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正确主张,背向而行,激发了国内矛盾,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内外压力下,蒋介石被迫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形成。但表面的妥协并不能掩盖蒋介石的独裁本性,《整理党务》决议和《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的反动出台,暴露了其狼子野心。1946年,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公然撕毁双十协议和重庆旧政协会议决议,随后,蒋介石一手包办了分裂的国民大会,彻底揭开了其虚伪的民主外衣。
  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则表现出凛然的民族大义。与国民党“党外无党”的反动主张不同,共产党秉持“争取多数、反对少数”的统战方针,把民主党派作为同盟军,坚持组织各党派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1948年“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随后,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基础由此奠定。1949年政协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协商制定了共同纲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正式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三)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优化
  新政协会议召开,创造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领导+合作”“执政+参政”的政治合作新格局。但是,与此同时,对于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留存必要性的探讨却被摆到桌面,有人认为“民主党派是为争取民主而成立的,现在有了民主,其任务已尽” [2],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主张解散;有人认为只有把民主党派变成共产党的一部分,才能保证政治的稳定性,主张改造。面对各种声音,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主要领导铿锵发声,认为民主党派具有继续联系群众的历史使命,必须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是如此”[3],“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4]。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把八字方针扩充为十六字方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元气满满,各民主党派贡献力量积极参政,助推中国经济迈上了新台阶,同中国共产党一道,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二、制度自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建构的内生力
  自信,是话语权的信念体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理论中获得动能,在制度中获取保障,盈生了充分的制度自信。
  (一)理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动能
  制度自信与底气,不仅源于实践的有效,而且源于理论的成熟,只有用理论的清醒引导行动的自觉,才能真正把握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以其先进性指引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践,启蒙中国开始争取各民主政党的团结协作;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把团结、民主、协作精神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原则确立下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传入中国并实现了中国化转变。毛泽东开创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模式;邓小平从政治制度高度来准确表述,规范了我国政党制度提法;江泽民、胡锦涛把这一制度上升到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的高度范畴,用法律保障和完善了我國政党制度;十八大后,习近平更加准确定位民主党派参政党定位,注重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完善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
  (二)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保障
  从1989年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意见颁布开始,就确定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合法地位,1993年,我国新型政党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之后中共中央陆续发布了多项文件,让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得到了宪法和党内法规的双重确认,话语权建构拥有了最重要的政策依据。尤其是今年,连续发布了《纪要》、《规划》和《意见》三个重要文件,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政党关系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良性发展,制度优势和制度效能更加凸显。   三、制度认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建构的外动力
  总书记说,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个问题[5]。建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就是要解决好“挨骂”这个还未根本解决的问题。
  (一)突破旧制藩篱,打破西方政党制度话语霸权
  政党制度来源于西方,由于长期的发展与制度成熟,一直以来,政党制度的话语权一直牢牢地把控在西方人的手里。处于垄断惯于傲慢的西方国家,总是用有色的眼光审视我国的政党制度,以其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所谓的“民主”标准恶意抹黑攻击我国,把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归囿于一党制,甚至宣称我国属于霸权党体制,极大地中伤和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履不必同,期于适足,伴随改革开放,我们硬实力的增长,软实力的提升,都充分彰显了这一制度的优越性。敢于对西方的妄语说不,敢于突破旧制藩篱,以“新、旧”二字划清界限,向世界表达我们自己,就是迈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自觉的重要一步。
  (二)讲好中国故事,获取世界政党制度价值认同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党羽恶斗,创造了政党协商合作的新局面,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可以获取世界价值认同,建构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而且可以为世界政党政治提供中国方案,对于西方政党危机和民主困局的破解有着极大的世界价值。
  讲好中国故事,要注重共鸣。在语言和思维习惯上,深度研究,构建世界语言表达系统,用融通中西的新语言、新概念、新范畴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渊源、文化根基、实践探索、发展前景讲清楚讲明白,让国外了解中国政党制度,理解我们的道路发展。讲好中国故事,还要注重心理的共情,要把讲好中国故事与不同国家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寻找情感的共同点、思维的连接点、心理的相通点,拉近相互认知,实现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46.
  [2]  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35.
  [3]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4]  周恩來统一战线文选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50.
  [5]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09).
其他文献
摘 要:离子注入技术是在固体中引入掺杂剂离子的一种材料改性方法,它能有效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本文分析了离子注入技术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离子注入;表面改性;发展趋势  离子注入技术是通过加高电压将工件(金属、合金、陶瓷等)放入离子注入机的真空靶室中,将所需元素的离子注入工件表面的过程。离子注入后,在材料表层增加注入元素及辐照损伤,以使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一、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巨大的能源消耗使得我国能源需求矛盾进一步升级,再加上化工业的迅速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更大压力,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难题。化工厂是我国能源消耗量最大的企业之一,为减少有限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的效果,化工厂应该及时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积极采用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损耗、强化能源管理,加大对新兴技术设备的应用,减少能源
期刊
摘 要:农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关系着农村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农村的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过去的172年中,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150多种语言,并且已经出版了数百种版本。它已在世界范围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递方式日趋多样,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国有企业在开展新闻宣传、思想教育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时,所面临的挑战也进一步增大。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工作实际,就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更好的开辟宣传思想工作新途径做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宣传思想;创新途径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已
期刊
摘 要:畜牧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畜牧业发展中,基层畜牧兽医不仅能够对动物疫病进行科学的诊断,同时能够不断提高基层畜牧防疫水平。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常见问题  引言  在基层畜牧业中兽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兽医可以对畜牧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
期刊
摘 要:针对某黄金冶炼公司尾渣中的金银进行了回收研究,将分析发现尾渣中金银含量较高,尾渣中金主要被褐铁矿包裹。为了提高金的回收率,采用了新型药剂,实验分别考察了不同浸出因素、助浸剂等因素对金银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好的试验条件为:对尾渣进行细磨处理,控制~400目超过90﹪;矿浆浓度为40%;液碱+碳酸钠调节浸出液pH值≥10;助浸剂铅盐加入量为600g/t,新型药剂加入量为2.5~3kg/t,浸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项工作,是新时期档案工作所面对的新任务、新课题。当前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制意识薄弱问题影响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档案;依法;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单位各项工作,是新时期档案工作所面对的新任务、新课题。现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
期刊
摘 要:淡水资源是当今世界日趋紧缺的资源,对于生命而言不可或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自来水企业计量档案信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对资源合理使用的一种现代化手段,也是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城市的供水需求日益加剧,传统的自来水计量档案信息管理局限于人工管理、手动操作和局部计算机管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文结合目前市场上自来水企业的实际,表述了供水计量系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
期刊
摘 要:综述了青霉素V钾的提取工艺现状及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青霉素V钾提取工艺的膜分离技术、萃取工艺、结晶工艺研究情况,并对青霉素V钾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青霉素V钾;萃取;结晶  中图分类号:R978.1  青霉素V钾又名苯氧甲基青霉素钾盐,是一种重要的原料药和医药前体,是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阴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青霉素V原料广泛应用于口服制剂加工,还有6-APA
期刊
摘 要:为推动柳钢高炉废渣、废耐火砖、氧化渣等固废的高效环保处理,建设10万吨含铁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生产线,促进柳钢固废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关键词:冶炼废渣;生产线;工艺设计;综合利用  1 概况  柳钢环保公司铁辉金属加工厂于2008年搬迁进入柳钢B区,依据当时情况,建设了一条处理高炉废渣的生产线,主要从事高炉干渣的渣铁分选处理,年处理高炉废渣约3万吨,近年来也对金材废渣、氧化渣、废水渣、废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