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看风景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y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私家车上下班,总是堵在路上动弹不得,使人焦躁得受不了。后来改乘坐公交车来回,车厢内胸贴胸、背贴背,奇怪的体味充斥鼻腔,几站路的距离,在每一个清晨或黄昏,虽是咫尺,俨然天涯。
  老父亲说,“人生其实有第三种选择,你不妨选择走路去上班。搁在我们以前,再远的距离都靠走路,从乡村到县城,从县城到省城,都是这么一路走来的。”这样的教条有过时的嫌疑,不过这一次,我却宁愿选择听从老父亲。
  换一种方式上下班,其实也是换一种角度体验生活,而生活或许有不同的观感和滋味。以前,不管是开私家车还是乘公交车,车窗外奔波的行人只是眼底的风景。而走路上下班,自己已然成为别人的风景,这样的风景或许是匆忙的,甚至裹挟着城市的尘嚣,但是没有塞车和拥挤的烦恼,反倒有一种悠然自得的畅快。而且,走路上下班,也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比如街角晨练归来的老夫妻,比如一间新开的冷清却别致的小店,比如一丛不经意偶遇的无名花朵,原来城市的繁华背后也充满着纯朴而精致的美景。
  听陶晶莹唱过一首歌,名曰《走路去纽约》:“想走路去纽约,看看这一路,我曾经忽略的一切。”走路去纽约,也让感情在时间里,有机会沉淀自己。老父亲曾经走路去县城、省城,歌手却幻想能够走路抵达遥远的异国他乡,当然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意象,但是那种决心却依旧让人心动。不一样的人生,寻觅不一样的未来,走路,一步一个脚印,或许是慢时光里的流转,却依旧能看到旖旎的风景,抵达心中最初的目的地。走路看风景,不仅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也能重拾那些被忽略的熟悉的场景,还有被尘事包裹的自己。
  其实,走路看风景,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转换,行程的快与慢、风景的优与劣,不在乎你是走路,还是借助交通工具,而是在于你是否有一颗敏感的心。
  (据《芜湖日报》路勇/文)
其他文献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距离丝路名城敦煌几百公里的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一朵震惊世界的蘑菇云。“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当电波把这一特大喜讯传到中南海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兴高采烈,心潮澎湃。但不一会儿他又浓眉紧锁,一语不发,像在沉思着什么重大问题。他严肃地在办公室踱来踱去,好久之后才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马上让国家文物局的王冶秋同志和敦煌联系,问一下敦煌人民受到影响了没有
期刊
A国民政府军战略防御图失窃  1936年5月30日早晨,国民政府军委会少校参谋熊子庄临出门收拾东西时惊讶地发现:公文包里一份绝密文件不翼而飞了!  熊子庄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要知道,那份文件是整个国民政府军的战略防御图,属于绝密,要是落到敌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待稍稍平静下来之后,熊子庄当即去找了黄埔军校同学、时任南京警察厅刑警大队第二侦缉队队长的傅成望。  熊子庄住在南京市区一条安静的小巷子里。刑警
期刊
“说唐”里最有知名度的人是程咬金。不过,正史里的程咬金虽然与演义里身世相差甚远,但的确一直和秦琼在一起,不离不弃。  程咬金是济州东阿斑鸠店人(今属山东省东平县),他并不是说书里的贫寒出身,其实他祖上世代为官,父亲还出任过刺史,可谓是官二代。少年时善骑马,使长槊(并不是板斧,而槊就是专用对付骑兵的长枪),都不是贫寒人家能玩的。  隋末四海鼎沸,程咬金聚数百徒众,捍卫乡里,后来就投靠了李密,从此与秦
期刊
年少时不懂事,总觉得父母的婚姻是家长包办的产物,毫无爱情可言。特别是在翻家里那些老照片的时候,这种想法就更加强烈:父亲年轻时眉清目秀,一表人才;而母亲却瘦瘦小小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直到自己也恋爱结婚,才逐渐理解了父亲和母亲之间那无语的深情。  记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不识字,不会算账,自己从来不敢上街买东西,怕被人骗。父亲二话不说,每次都用自行车带着母亲去赶集,母亲看中了什么东西,父亲就负
期刊
每天早上,走在和煦的春风里,总会看到胡阿姨那急匆匆的身影从公园里穿过。她那并没老去的容颜,在春风的吹拂下,带着笑靥,仿佛每一天的日子都给她带来了快乐。  然而,已过50岁的胡阿姨,在知天命的岁月里,却经历了许多的不易。  胡阿姨是我小姨的小学同学。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姥姥家住在人们非常向往的城里。那时住在乡村的我,每年都会到姥姥家住上一段日子。小姨没比我大几岁,读初中。因为是文革前后的岁月,也
期刊
在我的印象中,有一位语文老师,虽然我忘了她的名字,可是每每想起时,便有一股暖流在心里流动。  那时,我刚从外地来到这座城市,不熟悉的人,还有听不懂的方言,让我在班上很少讲话。或许是因为转学的原故,我的成绩一落千丈。甚至于,我都有了退学的念头。  班上有五十多位同学,成绩好的只有那几个。对于我们这样的差生,老师经常懒得理睬。因为在她们看来,我们实在是拖了班集体的后腿。  成绩不好,又不喜欢参加集体活
期刊
人生经历的事情多,阅历丰富,不经意间眼角就爬上了皱纹。可人世间的事百媚千态,皱纹的形成也各自不同,有的是被生活所累,有的是被情感所伤,有的是为前途犯愁。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皱纹是笑出来的。  我认识一个姓于的女孩,从事服装销售工作,我称呼她为小于子。都说卖服装的嘴好使,会说话,这其实只是一方面,在众多的服装店当中,小于子的服装店当属很红火的了,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记得刚和她认
期刊
有一位出租车司机,一天到晚都在抱怨。抱怨车多,抱怨路窄,抱怨乘客讨价还价,抱怨行人乱穿马路,抱怨油价上涨太快,抱怨自己收入太少。因为心里不痛快,所以就总阴沉着脸。有一天,遇到一位老师傅。他就问:“为什么你的收入总比我高?”老师傅说:“快乐也会生财,多一次笑脸,就会多一个铜板。”此后,这个出租车司机改抱怨为兴奋,收入竟然翻了一番。  这个故事,被一位作家写入最近出版的一本书中。这本书的名字,就叫《优
期刊
去一景区游玩,看到有块石头上刻着“小燕,我爱你!李四”字样,同行的驴友纷纷鄙视李四对待情感的粗俗与幼稚。在景区涂划当然不对,可我想这总比“李四到此一游”有意义一些,至少人家让这块石头见证了爱情。  认识的一个女孩很爱男朋友,在胸口文上了他的名字。我们是看不到的,不知道她男朋友看了有何感想。周围的人都说她花痴,万一以后男朋友变心了怎么办?女孩却说得轻巧:“他变心了,大不了我去洗身!”  很妒羡人家对
期刊
忘不了我一推门时,他脸上的恐慌,像只受惊的小兽,两只眼睛无处转移视线,手下意识地捂住饭盆,脸上的一抹红晕迅速扩散,他的脸像天边的晚霞般燃了起来。  他手足无措地站起来,叫了一声“老师”,因为嘴里还有未来得及下咽的东西,他的两腮鼓鼓的。  “知道学校不让在宿舍里吃饭吗?”我很严厉地问他,我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决不心慈手软。  “知道。”他低着头,嗫嚅着说。我看到他的喉结一动一动的,他在悄悄吞咽嘴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