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思的《自传》管窥后现代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美国小说家约翰·巴思是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学界一方面从社会视角将后现代视作文化多元化和价值相对主义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从本体论的视角,将后现代视作文学本体前景化的结果。本文以心理学为视角,通过细读巴思短篇小说《自传:一篇自录的小说》,试图揭示作品体现出来的边缘型人格的特征,旨在说明边缘型人格对其作品后现代性的的影响,以期为解读后现代性提供一个新思路。
其他文献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服务专业化程度高,"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启动进一步推动了学生事务服务的发展。与英国高校相比,国内高校的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在管理模式、工作内容、工作主体、
近期举办的安娜斯塔西亚(Anastacia)夏季欧洲音乐节巡演,再次选用森海塞尔(Sennheiser)专业设备。演出中,1支特别定制的SKM500-935G3手持话筒连同EM500G3接收器,用于歌手的人声拾音
结合具体的工作案例,介绍世博园C片区舞美技术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及问题解决的过程。
伐树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类作品,集中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持续到晚清。它们在艺术上较为粗疏,且多有重复之处,但其反映出的古人对"人与物"关系的理解和反思
从整体规划、设计理念、环保节能、配套设施等几个方面,介绍世博会博览广场的舞美创意设计与实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