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家对场所的思考始于18世纪,在大部分西方现代小说作品中,场所是隐性的,它是故事的背景,用于证明人物存在的真实性,并为故事奠定情感基础。在20世纪之后,场所被赋予新的内涵,它的内容也得到迅速拓展,场所不再是小说的边界,而是作品的中心。场所是主体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场所具有基础性和指示性等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隐喻的场所暗示自然的存在状态,限定作品中主体的道德标准,并赋予主体以特有的审美感知力;另一方面,主体并非孤立地生活在场所中,而是处于“主体——场所”的相互关系之下,小说中的场所为主体的精神性存在提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