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的思想内容
  新编中学英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材,课文所涉及到题材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真实性、知识性和思想性。内容包括欧美国家文化习俗、人际交往、生态平衡、音乐体育和名人传记等,这些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恰如其分地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优良的品德。
  为此,我细心研读各册课文,逐课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并在备课时,列出“情感教育目标”一栏,以此作为课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依据。如,初中牛津英语教材7B Unit5 Abilities Reading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从火中救出了一个老年人的故事,让学生明白If we help each other,love is around the world. 8A Unit4 Wild Animals Reading讲述了大熊猫希望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野生动物。此外,教材中还有一些介绍英美人士良好的道德行为的文章或对话,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当然,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确定各课的思想教育目标,只是寓德于教的第一步,具体实施还应通过创设情景、例析、设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将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法规则的讲解中
  虽然现在的课文教学着重于整体教学,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法规则的讲解仍是相当重要的。说起语法,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最不喜欢听老师讲语法,总是讲规则,抄例句,做练习三部曲。呆板,枯燥,味同嚼蜡。”仔细思索他们的话,觉得不无道理。因此,我就开始尝试如何在讲解语法时充实内容,改进方法。
  在讲解动词不定式的用法时,我先说明动词不定式的功能之一是在句中作目的状语,可回答“what……for?”的问题。同时举了下面这个例句让学生思考,We eat to live,but we don’t live to eat.(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这个例句,前后两部分都是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分别回答“What do you eat for?”“What do you live for?”两个问题。随后,我提了一个问题“Then what do you live for?”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回答,并用到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的结构。这时,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学生思想活跃,在座位上交头接耳,交换各自的想法,甚至还争辩起来。经过思考,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如,“I live to study.”“I live to go to college.”“I live to go across the world.”“I live to make more money.”“I live to help others.”“I live to live a free life.”……这样的问答,打破了语法课上“老师讲,学生记”的沉闷气氛,而且使学生有机会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据此,我再进行评讲和诱导:作为一个时代青年,我们不应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应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应有正确的生活目的和时代责任感。
  三、善于学习和引用谚语、诗歌
  英语谚语十分丰富,它们的特点是言简意赅,给人以启示和警觉。在教材中也穿插了一些词句优美、文义隽永的诗歌。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学习好这些谚语和诗歌,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我的做法是:1.结合课文学习。在讲到9B Unit4 Great People这一单元中,我有意识地将下列谚语摘录到黑板上: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乃成功之母)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这些谚语都是有关意志、毅力、失败、成功方面的,和本课的中心思想紧密结合,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纷纷抄在笔记本上。2.利用黑板报和墙报。每期的板报栏,我都要专门留出一块作为英语角,摘抄一些优美的英文诗歌或谚语,以供学生欣赏和学习。3.每周的课外阅读课上,让学生每人收集1~2条谚语,在全班交流,并选择一条最有意义的谚语,作为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座右铭。
  英语的德育过程,就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在传授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将外来的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格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教学媒体,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资源,真正做到寓德于教。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武进鸣凰中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茶业富民”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大县城建设与发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大批农民工子女随亲进城就学;茶产业及藤铁工业带动了我县县城及周边地区房地产、餐饮业、运输业等产业链的迅猛发展,吸引了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同时,经济的发展使许多群众为了使孩子能上好学,努力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孩子能到条件好的学校就读。这些主要原因催生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出现了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和咪唑衍生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现将我们收治的2例报道如下:
针对重型特种车独立悬架系统双横臂结构,通过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上、下横臂在3倍垂直载荷、侧翻和紧急制动工况下的受力。在此基础上,借助Optistruct拓扑优化软
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是我国的起步阶段,合理利用外墙保温实现节能环保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本文通过对外墙保温不同角度的分析,全面阐述了我国现有外墙保温的种类、做法及其通病和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关系到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形象,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的大局。近年来,上级先后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师风建设八项规定》。如何贯彻好落实好这方面的精神,关键要做到四个到位。  一、提高认识,思想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师德师风一度出现过滑坡。例如,有的追求言论自由,在课堂上违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