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研究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bc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了行业企业的特点,总结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六种方式,即企业配合学校方式,校企合作办学方式、校企合作办企业方式、企业在学校建厂的方式、企业办学校的方式、学校配合企业的方式,提出了校企合作办学是最有效的方式,校企合作办学的两个主体,即企业和学校。
  【关键词】共建 配合 合作 企业办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24-02
  
  一、行业企业的特点
  行业企业就是行业管理模式的企业,如铁路行业、水利行业、医疗卫生行业、金融行业、航空航天行业、电力行业、机械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建筑行业、汽车制造业等,这些企业行业特点鲜明,实力雄厚,企业受行业主管部门垂直领导,系统管理,都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原来都办有行业的夜校、职工学校、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专科学校、本科学校等教育和培训机构。这些行业都有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在行业标注的制定、行业评估、企业间的协调、行业技术研究等诸多方面,在政府规范办学、学校改制后,学历教育部分全部交各级地方政府管理,与企业剥离,但是这类学校的服务对象主要还是相关的行业企业,与企业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逐渐淡化,这类学校与行业企业具有深度合作的基础,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与企业里的技术人员学的是同一专业,是同行,有很多共同语言,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专业问题,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行业精英基本都在行业企业和相关职业学校里就职,必须加强合作,使校企双方由利益双方变成利益共同体,真正达到荣辱与共。要实现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必须掌控行业技术的制高点,专业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在行业标准的制订、行业尖端技术方面有话语权。
  二、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
  1.企业配合学校完成人才培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处于配合地位,学校制定培养目标、计划,承担主要培养任务。企业处于辅助地位,根据学校要求,提供相应条件,接收学生的实习,接收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的顶岗实践。采取投入设备、资金协助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技术人员、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方式协助学校完成培养任务。这种方式是我国目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企业参与的深度还不够,企业比较被动,企业的积极性不太高,因为企业得到的实惠非常有限。
  2.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
  在这种参与方式下,学校和企业都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即两个主体,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学校和企业根据企业未来人才需求,双方的教学资源、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实训场地等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研究教学任务的合理分担,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管理与考核。
  (1)共建“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共建,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由企业推荐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充实到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去。另一方面,学校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
  (2)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按照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立了一批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3)共建“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双方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校企合作委员会商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实施;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学校车间为基础训练,以企业车间、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为强化基地。
  (4)共建“课程”。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改革,采用模块化教学。同时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5)共建“课堂”。一方面,由从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专业讲座,把来自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最新技术和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并由企业的业务骨干、管理精英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机制。
  这种方式下,企业比较主动,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能培养出自己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企业能够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3.校企合作办企业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当前职业学校“三创”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由校企联手建立校内外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由学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创办经营实体,由学校提供场地和指导,企业提供项目、设备和物品,并全部由在校学生全权负责经营。如电子信息专业与电器生产企业合作创办电器营销与售后服务企业。
  4.企业在学校建厂的方式
  这种方式中,学校有偿或无偿提供场地或设备,将企业生产线迁至学校来生产。利用企业成熟的产品、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校企共同创建教学工厂,给学生创造真实的生产实习环境。这种参与方式对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企业扩建厂房创造了有利条件。
  5.企业办学校方式
  国务院鼓励企业自己办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行业企业根据本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开办职业教育机构,这种方式能很好地满足企业自身需求,但教育成本相对较大,专业面相对较窄。
  6.学校配合企业培养方式
  企业委托职业学校对在职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专项技能培养,或者订单式培养。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企业给职业学校支付培训费用,职业学校按照企业要求组织培训。
  三、结束语
  上述六种方式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相比而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最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因为学生在企业和学校工学交替进行培训,有利于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也有利于在企业工作实践中检验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在企业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振祥.提高职业教育集团绩效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41~43
  2 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11.14
  3 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4 赖红英.广东组建校企合作型职教集团[N].中国教育报,2006
  5 教育部.解读教育规划纲要: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2010.03.03
  6 曾宪明、贾剑方.构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1~73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SGH0903100)
其他文献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最关心、最紧张方正诉宝洁侵权案结果的,并不是当事双方.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结果无非是输赢.但对于一些字库企业来说,此案的结果“关系着自己的生死”.
期刊
6月9日上午.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宜昌人福集团麻醉剂和生物药品、安琪集团生物保健品、深圳力佳电源科技公司锂电池等17个工业项目在这里集中开工,项目
摘要: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大,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作为改善建筑施工效率,提升施工质量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它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着不少急需改善的问题,只有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研究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存在问题和实际应用建议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
高端装备制造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涉及到国家的国防和经济安全,关系到众多产业和企业的生存发展。2012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基本掌握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20年,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提出了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目标。现阶段,我国高端装
期刊
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工业励精图治,奋力前行,在“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浓笔重彩,书写了改革开放、成就卓越的新篇章.年终回眸,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步履蹒跚成鲜明
随着公路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存在诸多的优点,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材料,其在现代道桥工程中起着至
摘要:科学技术在快速发展建设内,地形图测绘技术也在逐渐完善,主要表现在地形图测绘手段及设备上面,有效提升地形图测绘工作精确度,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条件。数字测量技术属于全新测量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地形图测绘内的问题,提升地形图测绘精确度及效率。本文在对数字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内应用分析内,首先对数字测绘图技术优势了解,进而对作业模式及工程流程研究。  关键词:数字测量技术;地形图测绘;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因此,我国走节约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筑工程建设作为能源消耗很大的行业,发展绿色建筑
摘要:道路桥梁施工中的管理的各个环节要落到实处才能真正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因此,本文就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引言  道路桥梁的建设关系着国家经济的交通枢纽,也成为建筑产业的中流砥柱,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建立在道路桥梁的顺利构建和流畅交通的基础之上,近几年,各个地区出现因道路桥梁的质量问题所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所带来的社会不利影响和人身伤害是无法挽回的,由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