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来源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zz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主动求变识变应变、因时因势而动的战略选择,是对科技创新规律认识的丰富和深化。如何回应时代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更多更高的要求,让自立自强生长扎根,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答题。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創新工作。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科技自立自强是强国的标志,是应对大变局的底气。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我们党在长期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基础上,主动应对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新变化、新挑战,准确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创新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任务。只有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和水平实现质的跃升,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有效解决事关国家全局的现实迫切需求和长远战略需求,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和知识产出大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十四位。不断涌现的最新科技成果,是自主创新的有力注脚,增强了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买是买不来的,只能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从根本上改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自立自强的勇气,勇攀科技高峰,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
  前不久,龙芯发布新一代自主指令系统架构,让“中国芯”自主化再进一步。这得益于20年来,龙芯团队从零起步,走自主研发道路,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背后是科研团队多年持续攻关,攻克了控制、浮力材料、水声通信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眼下,在工业软件、科学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各行各业的科研人员正在奋起直追。这说明,只要保持定力、下大力气,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
  “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北斗导航全球组网,“九章”量子计算机问世……近年来,基础研究和工程科技领域捷报频传,折射出我国科技实力的整体跃升。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强基础研究,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才能筑牢科技创新的基石。基础研究也是国防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我们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加大国防基础研究投入,科学布局、稳定支持、久久为功,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加快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积累后劲。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更加坚定了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验证了我国科技创新有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的能力,也积累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宝贵经验。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有强大的制度保障;我们有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链、产业链体系,足够的韧性支撑了较强的突围能力;我们有庞大的市场容量和巨大的技术需求,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还应正视差距,主动谋划,提前布局,办好自己的事,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潜能。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我们既要自力更生,尽快突破前沿技术,又要坚持开放合作、交流互鉴,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求我们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集中精锐力量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求我们打造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主力军、国家队,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求我们努力破解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充分激发和释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要求我们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主动谋划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高我国科技领域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要求我们既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又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人才队伍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同时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五个方面重要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是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完成好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作者单位:国防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对30CrNi2MoVA钢弹射止动器壳体成形过程进行生产试制研究,最终确定该锻件的成形方案为一火次胎模锻制坯加一火次模锻成形。利用胎模制坯时,将原棒料在胎模中锻至为规则的“牛角型”坯料,采用胎模锻制坯显著地提高坯料成型的稳定性,进而去除坯料的夹伤。与原先的自由锻手工制坯相比,改进后,解决了坯料及模锻件特殊部位夹伤,制坯及模锻火次多,打磨量大等难题。实际生产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成形的弹射止动
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中国船舶七二二所软件无线电专业部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支部书记李莉代表党支部进京接受表彰。从北京载誉归来后,李莉书记马上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支部掀起了学习贯彻热潮。  党支部委员会全体委员和多位党员代表纷纷发言,畅谈获奖心得,分享学习体会。大家表示,为党支部获得如此沉甸甸的荣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党中央授予400名(含追授16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00名(含追授2名)同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499个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航空工业2名个人、2個集体获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  国资委党委授予338名(含追授2名)同志“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
碳中和如何实现?rn“双碳”行动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的一部分.欧盟国家是碳中和的首倡者,他们提出要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我国2020年9月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
期刊
大数据是“新基建”的核心和灵魂,包括数据滥用、数据偷窃、数据被越权使用、数据泄露等在内的数据安全问题都会影响发展“新基建”的效果。因此,我们除了注重来源于网络侧的安全问题,还需要对工业互联网企业数据安全的保护加以重视。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化基建之一,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通信。
7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新中国航空事业通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航空装备已经实现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中小型到大中型、从有人到无人的跨越;实现了对世界强者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的跨越;实现了我国民机产业从蹒跚起步到振翅欲飞的跨越;实现了航空科技研发从亦步亦趋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一、从“0”到“20”!为新中国航空事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