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羟化酶缺乏症全基因测序诊断方法的建立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529632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可靠的21-羟化酶缺乏症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寻找CYP21A2基因及其假幕因CYP21A1P中碱基不同的位点,在差异明显处设计真基因的巢式PCR引物,通过对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评估该基因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和准确性.用11名正常人测序以证实该方法的可靠性,并用该方法对1例21-羟化酶缺乏症病人的父母进行基因突变的诊断以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扩增出3.8 kb的CYP21A2全长基因,其中包含CYP21A2和CYP21A1P基因之间86个碱基差异位点.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发现在86个差异碱基中,有97.4%(167/172)的位点的碱基和真基因CYP21A2序列相同.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性地扩增CYP21A2基因序列.在1例病人分子生物学诊断为21-羟化酶缺乏症的病人父母中,均检出有CYP21A2基因的I174N杂合突变.结论建它了一种基于PCR产物直接测序的可靠的CYP21A2全基因测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假基因的干扰,特异性地扩增CYP21A2基因序列,可用于21-羟化酶缺乏症的分子诊断。

其他文献
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研究庞德《诗章》中的自然观,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ept of nature in Pound’s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
雅斯尔·十娃子的诗歌创作不但在东干文学中很有影响,即便在整个世界华语文学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雅斯尔·十娃子的中国西北口语写作已经成为东干文学创作的基本模式,
明清时期的畲族家法族规制度内容表现为用伦理道德莱规范族人行为并辅之以适当的刑罚,强调民主,讲究和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畲族地区构建了一个诚实友爱、安定有序的
本文对海明威小说的创作特点及其内涵进行了探讨,旨在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其行文和语言风格,并从文学鉴赏角度,对汉语译文如何与海明威的写作风格相应进行了简要评析。 Thi
本文分析了彼得大帝在上层社会和民间形成的神话和后来为纪念他树立的青铜骑士铜像所具有的神话色彩。他所缔造的城市彼得堡也拥有了《圣经》的末日论神话传说的特征。相应地
身为明代遗民,张隽感叹故国社稷丘墟之际,访酉阳之佚典,作群经之鼓吹;"述一书之梗概,记流传之近远",作.庄氏私修明史,聘请张隽为明代理学家作传,明史案发,坐死.张隽与皆无人
有关宋代诗人杨冠卿的生平及其所著,历来研究者少.的提要错误甚多,却为近代学人递相传承.今依据其著作,考其生平,纠正谬传,恰当评价杨冠卿及其取得的文学成就.
本文通过对满族民歌特点及规律的研究,将两手满族独唱歌曲《吉祥的土地》《小笊篱》进行多声部改编及实践的过程,论述民歌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继承发展创新的必要性。 Based
在李长之看来,文学批评永远应该是感情和理智的起伏。他所追求的是在感性与理性两者之间寻求一种结合,进而达到对二者的综合与超越,体现了其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这对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