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ydi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理论抽象、偏重知识、趣味性少的特点。如果将政治课上成纯粹的理论讲授课,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对讲课内容就没有深刻的印象,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就要求教师用多种方法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使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始终积极高涨,使学生与教材发生感情的共鸣,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喜悦,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对学习政治课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糊涂法 谐音法 巧引法 比喻法 俗语法 趣联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86-01
  
  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理论抽象、偏重知识、趣味性少的特点。如果将政治课上成纯粹的理论讲授课,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从而对讲课内容就没有深刻的印象,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就要求教者别出心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使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下面就政治课堂教学中怎样让政治课精彩纷呈、生动活泼,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
  一、糊涂法
  为人之师,不可糊涂。但是,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师可以装点糊涂。这样会使学生兴趣大增。在讲“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时,我讲到:“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所决定的,而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因而,生产一商品所花时间越长,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这时,有学生提出:“老师,这不对!若生产同一只杯子,你用1小时,我用3小时,难道我的杯子就一定比你的杯子的价值量大吗?”我再次装了糊涂:“是啊!因为商品的价值量就是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啊!”学生们更兴奋了,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说法,越懒的人,所花时间越长,其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这可能吗?”……我顺势说:“同学们,你们看法非常正确!现在,请同学们看书,看看商品的价值量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由于我装了点糊涂,因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样教学,幽默风趣,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二、谐音法
  谐音是指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利用谐音进行教学,显得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在讲“人生的理想”时,我讲到有的人没有远大的理想,金钱至上,惟利是图,他们的格言就是“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在这儿用理想与前途的谐音批判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别有一番趣味,谐音多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讲课时信手拈来,显得贴切、自然、幽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巧引法
  巧引法就是巧妙地引用歌词、诗词等来表达教学内容的一种方法。引用得当,会使教学语言新鲜风趣,学生喜闻乐见。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中,我引用了“跟着感觉走”来说明感性认识的不可靠性。在讲“正确对待货币”时,我指出:“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应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而有的人却把它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在他们的眼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由于巧引了裴多菲的诗,使整节课幽默风趣,学生的笑声不断。这样引用,既巧妙又精当,既幽默诙谐又有说服力。
  四、比喻法
  比喻法就是通过打比方来说明某一事物的一种方法。采用恰当生动、幽默的比喻,能够使深奥的内容通俗化,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感染力。在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我用了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比喻。在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我用了脚与鞋的关系来比喻。指出:“一个人穿多大的鞋,从根本上是由脚的大小决定的。同时,鞋对脚又有反作用。当鞋适合脚时,走起路来就轻松自如;反之,则会摔跟头。”这些比喻贴切、风趣,使授课深入浅出,很受学生欢迎。
  五、俗语法
  俗语大多诙谐动听,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在教学中不时地穿插一些俗语,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听来亲切朴实。在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时,我用“如果没有法制,就会导致上班心跳,担心家里被偷盗;下班心跳,担心路上遇强盗;上班下班都心跳,担心孩子走邪道,人们如何能集中精力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呢?”在讲“政府机构改革”谈到官僚主义作风时,我引用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的俗语。俗语的运用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生硬的理论变得有趣,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提高了教学质量。
  六、趣联法
  对联讲究声韵平仄,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对联被人们改编,成为非常幽默的趣联。把趣联用于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税收的基本特征”时,我引用了流传于四川的趣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横批:“民国万税”。这幅趣联生动地揭示了国民党统治时税收的无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讲“矛盾的转化”时,我讲了一改编对联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在仇人家门上偷偷贴了一幅对联:“祸不单行,福无双至。”第二天,那人开门看后,二话没说,提笔在每句对联后各加了三字,对联变成了:“祸不单行昨夜行,福无双至今朝至。”听到这里,同学们不禁为改联人的机智叫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总之,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幽默省人的漫画、启迪智慧的谜语、生动现实的生活事例等都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政治课精彩纷呈、生动活泼。教者善于灵活运用多种幽默方法,能增强教学的“力”度。让学生们在教师的生动讲授中,在笑声中获得知识,让相对枯燥的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和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用辩证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课程改革进行探索,树立和落实语文的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笔者认为,学会审美,会让学生的心灵更精彩。审美的语文课堂,是现实和未来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是否“美”。  学生在阅读中与课文里人物的对话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是感情与感情的碰撞
期刊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这种呼唤是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追求,是一种急促而强烈的人心所向!而课堂伊始的导入则可以看成是“新课堂”的“水之源”、“景之韵”。  我们知道,理想的新课导入,能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进学生的课题意识,启动学生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地进入最佳态势。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及初中美术课堂的实际需要,总结出以下一些课堂导入的
对农业科研体系的研究,以及对体制改革的绩效评价,无论在深化改革的相关理论层面,还是在国家决策的应用层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我国的科研体系制度变迁,以1985年改革为界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曾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思是说,教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新时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赋予古训以新的内容:人民教师,不仅应担负起传授文化知识的重担,更应以自己的崇高师德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茁壮成长。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相当数量的既有美文欣赏价值,又有很好教育价值的课文。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其文学艺术和鉴赏价
污水处理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各种生产与加工工厂大量出现,污水的排放量明显高于以前.一些不负责任的工厂将污水大肆的排放到周围的环境
期刊
为了保证营林方面的生长具有良好质量,需要技术人员能做好适时整地方面的处理工作,并能在工作中能掌握各种林木的具体需要以及季节因素对于适时整地的影响.本文就营林生产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建设领域的突飞猛进,城市里高楼大厦、市政道路桥梁日新月异。现在人们在关注建筑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工程造价的管理。目前工程建设在很多相应的部位和环节,并没有进行全面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很多建筑项目实际工程结算往往高于预算。其实在市场经济下,通过建筑造价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和价值。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本人着力用不同层次的读弹奏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用导读扣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用品读掀起语文课堂的情感涟漪,用研读激荡语文课堂的情感浪花,用诵读呼唤语文课堂的情感升华,从而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一、用导读扣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  每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并不急于上课。我常以对整册书的了解,引领学生到这一册书里去“踏浪”,可称之为语文课本“做广告”。我在本学期的第十二册课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