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在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学习延伸”中,有这样一段话:“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修筑长城,历时五年,动用了约三十万的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力的十分之一。”
这个“十分之一”经不起推敲。
首先,我们来了解秦始皇修筑长城所征发的劳动力数量。史学家认为,修筑长城的人力,主要是戍边的军队、征调的民夫和充军的罪犯。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同书的《六国年表》也说:“筑长城河上,蒙恬将三十万。”看来,蒙恬所率领的三十万人中,应有不少参加了长城的修筑。司马迁在《平津侯主父列传》又记载:“公孙弘曰:‘秦时常发三十万众筑北河,终不可就,已而弃之。”’这里的“三十万”似乎不仅仅指士兵。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四卷丙编第四章则这样叙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三十六万民工,花了十多年时间将列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达阴山,南至雁门关,东接燕长城直达辽东,工程十分浩大。”由于没有直接引证原始文献,此处的“三十六万”依据何在尚不清楚。考虑到时间久远,秦始皇为修筑长城究竟征发了多少劳动力,具体数量已经很难考证,依据以上材料,估计三十万左右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那么,秦朝全国人口总数大约多少呢?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认为在2000万左右;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则认为秦始皇统一时达4000万,汉初约1500~1800万。我们姑且以2000万来计算。其中,男性约占一半,即1000万左右。按照秦朝制度:一般民众年十五始服役,六十岁老免。因此,15岁至60岁的男性可以视作“男劳力”。以当时存世男性平均寿命65岁计,1000万男性中。15岁至60岁的“男劳力”约700万。即便考虑到秦朝兵役、徭役沉重,大量成年男性因此死亡,全国的“男劳力”也不会只剩下300万左右。
可见,如果秦始皇修筑长城动用了约三十万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力的二十三分之一;如果动用了约三十六万劳动力,这个数字则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力的二十分之一。
[责任编辑:豆艳荣]
这个“十分之一”经不起推敲。
首先,我们来了解秦始皇修筑长城所征发的劳动力数量。史学家认为,修筑长城的人力,主要是戍边的军队、征调的民夫和充军的罪犯。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同书的《六国年表》也说:“筑长城河上,蒙恬将三十万。”看来,蒙恬所率领的三十万人中,应有不少参加了长城的修筑。司马迁在《平津侯主父列传》又记载:“公孙弘曰:‘秦时常发三十万众筑北河,终不可就,已而弃之。”’这里的“三十万”似乎不仅仅指士兵。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四卷丙编第四章则这样叙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三十六万民工,花了十多年时间将列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达阴山,南至雁门关,东接燕长城直达辽东,工程十分浩大。”由于没有直接引证原始文献,此处的“三十六万”依据何在尚不清楚。考虑到时间久远,秦始皇为修筑长城究竟征发了多少劳动力,具体数量已经很难考证,依据以上材料,估计三十万左右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那么,秦朝全国人口总数大约多少呢?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认为在2000万左右;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则认为秦始皇统一时达4000万,汉初约1500~1800万。我们姑且以2000万来计算。其中,男性约占一半,即1000万左右。按照秦朝制度:一般民众年十五始服役,六十岁老免。因此,15岁至60岁的男性可以视作“男劳力”。以当时存世男性平均寿命65岁计,1000万男性中。15岁至60岁的“男劳力”约700万。即便考虑到秦朝兵役、徭役沉重,大量成年男性因此死亡,全国的“男劳力”也不会只剩下300万左右。
可见,如果秦始皇修筑长城动用了约三十万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力的二十三分之一;如果动用了约三十六万劳动力,这个数字则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力的二十分之一。
[责任编辑:豆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