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英语教学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本文以笔者所任教学校公共英语教学为例,从确定“培养实用能力,突出职业特色”的教学目标入手,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旨在对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77-01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专科和本科教育——以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英语人才为主要目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1]”。可见,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课程英语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英语语言专家,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交流技能。在高职学生将来职业生涯中,英语主要是作为一种使用工具。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英语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学校也足够重视,可最终的学习效果并不如意。根据教学实践,本文笔者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访谈,及与同事、学生的交流,对高职院校英语学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做了以下归纳:
首先,学生知识基础问题。由于我校是在办了20年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升为高职院校的,因此考虑到生源问题,大部分学生在被录取时,学校对其单科成绩并不做限制,这就导致入学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这些学生对于英语既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也缺少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
其次,课程设置的问题。高职学生重在技能的培养,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三年,除去各种实训课以及在校外实践时间,他们在校学习时间会更短。为了全面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学校压缩了英语课程学习时间,总学时不足100课时。由于教学时间所限,大量的学习内容导致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常常采用“满堂灌”,这与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标相去甚远。
再次,班级规模大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所教班级基本都是50名以上的学生。人数多,即使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互动,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难以有效全面指导。课堂时间有限,难免会忽略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因此,长时间也会使学生们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
最后,英语教学师资方面。自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师资力量的增长却逐渐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很多学校不得不采取大班教学模式,而且教师一周课时高达20节以上。课程多,教学任务重,导致教师精力不足,没有更多时间自我提高,精心备课。这样的模式使得老师很难组织好每一课堂环节,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三、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在高职英语教育突出“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以讲解语言知识为辅,重点培养“听和说”的语言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解决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问题,应将合作学习作为教学主要方式,多种形式并用不断优化、互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营造轻松地学习氛围,克服学生心理焦虑。受传统教学的思维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形成了学习“哑巴英语”的习惯。为了克服学生主动开口说英语的心理焦虑,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团体共同合作、相互交流是合作学习的精华之处[2]”。鼓励学生大胆说,有机会说,不怕出错。鼓动他们乐于参与、交往,形成参与意识。同学之间乐于相处,共同进步,对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说英语的自信心。
2、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大班教学中应该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较理想的合作学习小组就是让学生团队成员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教师就应在准备学习活动之前,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教师就对即将实施合作学习活动的人员安排有更全面认识,操作起来会更容易。不仅保证了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与上进心,也能保证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科学性。确定小组的人数也是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另一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小组规模与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成反比关系,即小组规模越大,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越低[3]”。
3、教师加强合作学习的理论学习。教师角色在合作学习理念中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已不再被认为是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语言的权威者,而是参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朋友。因此,这一转变对其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合作学习的理论学习。教师进行合作学习,就要对讨论过程的重点、讨论时间、课堂分组等有足够的把握;在学生进行合作活动时,要善于观察、有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学生的反应;合作讨论的过程中避免学生开小差,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等局面,教师需有一定的课堂管理与控制能力。
4、关注合作学习网络交流。“网络的合作学习(Web—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它主要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相关技术,有很多人针对同一个话题内容通过网络或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的支持,可以跨越时空,一起交流合作,学习,对讨论的话题达到更深入的见解[4]”。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之后,通过QQ群,微信等新媒体建立在网络上有意义的合作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活动的行为。
四、总结
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能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讨论,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以往学习模式,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调能力的提高,真正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语言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部教育司.高等教育部出版社,2006
[2]杨慧: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D].西安外国语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1
[3]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3
[4]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77-01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专科和本科教育——以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英语人才为主要目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1]”。可见,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课程英语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英语语言专家,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交流技能。在高职学生将来职业生涯中,英语主要是作为一种使用工具。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英语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学校也足够重视,可最终的学习效果并不如意。根据教学实践,本文笔者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访谈,及与同事、学生的交流,对高职院校英语学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做了以下归纳:
首先,学生知识基础问题。由于我校是在办了20年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升为高职院校的,因此考虑到生源问题,大部分学生在被录取时,学校对其单科成绩并不做限制,这就导致入学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这些学生对于英语既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也缺少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
其次,课程设置的问题。高职学生重在技能的培养,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三年,除去各种实训课以及在校外实践时间,他们在校学习时间会更短。为了全面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学校压缩了英语课程学习时间,总学时不足100课时。由于教学时间所限,大量的学习内容导致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常常采用“满堂灌”,这与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标相去甚远。
再次,班级规模大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所教班级基本都是50名以上的学生。人数多,即使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互动,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难以有效全面指导。课堂时间有限,难免会忽略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因此,长时间也会使学生们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
最后,英语教学师资方面。自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师资力量的增长却逐渐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很多学校不得不采取大班教学模式,而且教师一周课时高达20节以上。课程多,教学任务重,导致教师精力不足,没有更多时间自我提高,精心备课。这样的模式使得老师很难组织好每一课堂环节,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三、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在高职英语教育突出“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以讲解语言知识为辅,重点培养“听和说”的语言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解决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问题,应将合作学习作为教学主要方式,多种形式并用不断优化、互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营造轻松地学习氛围,克服学生心理焦虑。受传统教学的思维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形成了学习“哑巴英语”的习惯。为了克服学生主动开口说英语的心理焦虑,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团体共同合作、相互交流是合作学习的精华之处[2]”。鼓励学生大胆说,有机会说,不怕出错。鼓动他们乐于参与、交往,形成参与意识。同学之间乐于相处,共同进步,对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说英语的自信心。
2、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大班教学中应该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较理想的合作学习小组就是让学生团队成员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教师就应在准备学习活动之前,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教师就对即将实施合作学习活动的人员安排有更全面认识,操作起来会更容易。不仅保证了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与上进心,也能保证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科学性。确定小组的人数也是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另一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小组规模与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成反比关系,即小组规模越大,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越低[3]”。
3、教师加强合作学习的理论学习。教师角色在合作学习理念中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已不再被认为是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语言的权威者,而是参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朋友。因此,这一转变对其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合作学习的理论学习。教师进行合作学习,就要对讨论过程的重点、讨论时间、课堂分组等有足够的把握;在学生进行合作活动时,要善于观察、有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学生的反应;合作讨论的过程中避免学生开小差,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等局面,教师需有一定的课堂管理与控制能力。
4、关注合作学习网络交流。“网络的合作学习(Web—based Cooperative Learning)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它主要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相关技术,有很多人针对同一个话题内容通过网络或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的支持,可以跨越时空,一起交流合作,学习,对讨论的话题达到更深入的见解[4]”。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之后,通过QQ群,微信等新媒体建立在网络上有意义的合作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活动的行为。
四、总结
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能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讨论,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以往学习模式,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调能力的提高,真正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语言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部教育司.高等教育部出版社,2006
[2]杨慧: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D].西安外国语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1
[3]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3
[4]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