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二级预算管理体制下,通过UFO报表和账务系统的衔接,可以有效地控制二级预算单位经费预算总量的执行和使用,但还无法提供比较综合的预算支出明细数。通过综合多栏账可以有效地解决核算和核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高校;预算管理;综合多栏账
[中图分类号]F232;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03-0052-0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随着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对高校拨款大幅增加,加之学杂费收入及社会捐资等,高校财务资金来源渠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如何管理并使用好财务资金,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采用“经费本”来控制学院经费预算。每个经费责任人手中都有经费本,即每报销一笔经费,财务都要在“经费本”上登记。经费责任人员可以直接看到自己可以使用的经费数。但使用经费本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在财务账上不能及时反映各部门的预算控制数;二是如有追加预算经费,不能及时在经费本上反映;三是报销经费比较麻烦,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四是经费本容易丢失。有部分高校采用上海复旦天翼预算管理软件,虽然可以在财务账上实时得到分配数、实际分配数、尚未分配数,但缺乏统计功能。现在大部分高校采用用友财务软件,在原有总账模块的基础上,在高校预算管理中运用综合多栏账。
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财务实行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学院所有财务核算统一由院计财处执行,在此基础上,将系(部)或二级学院作为相对独立的二级预算单位进行经费使用管理。学院赋予各个二级单位一定的经费自主支配权,在经费预算范围内,二级单位可以自主使用相应的经费。由于每个二级预算单位下有多个可使用的经费项目,如学生思政工作经费、学生团经费、学生业务费、招生宣传费等,而且每个经费项目又都可能涉及多个会计科目,如学生思政工作经费,包括工作人员为思政工作所花费的差旅费、思政工作宣传费等。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为保证账务处理的正确分类、分项,同时也为了能够实现对预算经费的执行和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避免预算经费超支使用,采用预提计划支出数的办法进行相关财务管理和核算。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支出类会计科目的辅助核算定义为部门、项目核算。
(2)专门设置“计划支出——计划支出总数”和“计划支出——学院支出数”两个会计科目,并将“计划支出——学院支出数”科目的辅助核算定义为部门、项目核算,每个部门经费预算下达后,通过编制分录将各个二级预算单位的可支配预算数在账面上进行反映,编制分录如下:
借:计划支出——计划支出总数
贷:计划支出——学院支出数
(3)利用UFO报表系统功能编制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如图1所示。
在账务系统下,运用综合多栏账功能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用友财务软件账务系统中,打开业务工作财务总账系统下的科目账中的综合多栏账页面,如图4、图5所示。
(2)如图5所示,在“多栏账名称”对应框内输入××经费项目明细账,辅助核算中选择项目核算,项目大类自动显示项目核算。“栏目组”是综合多栏账所要分析的对象。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中的累计支出数所选对象一般是教育事业支出。
以下以教育事业支出为分析对象来介绍综合多栏账的具体操作。如图6所示,点击增加栏目。一是进行核算科目选择,这里选择的是“521教育事业支出”科目;二是在栏目自定义栏中增加栏目,输入方向,如输入借方,表示计算机默认借方发生额是正数,贷方发生额是负数;三是输入“教育事业支出”的科目编码,辅助项中输入要查看的项目编码,这里只输入编码,不用输入文字,只要编码一输入,栏目名称自动会跳出(如图7所示),如果栏目名称字数太多,也可在栏目名称中直接输入;四是分析方式有两种:金额分析法和余额分析法,如图8所示。金额分析法指只输出与分析方向相同的经济业务,与分析方向不同的经济业务不能输出,这时只能看到符合条件的经济业务,因此这种方式下,其显示的余额就不是“教育事业支出”明细科目的真正余额。余额分析法指系统在专栏输出经济业务时,与分析方向相同的发生额按正数输出,与分析方向不同的发生额按负数输出。这样可以使得预算经费责任人能够真正了解所发生的与该明细科目有关的所有经济业务,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期末余额,满足了他们的实际需要,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因此,通常情况下分析方式应选择采用余额分析法。另外,如果采用余额分析法,综合多栏账上分别显示了各栏目的“期初余额”、 “本月合计”和“本年累计”数据,而“本年累计”是“期初余额”和“本月合计”两者之和,是会计账上的期末余额,即预算执行情况表中的累计支出数(如图3所示)。使UFO报表系统中的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和账务系统中的经费项目明细表上的数据得到相互对比,两种报表的数据就有了参照性和可分析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申屠新飞. 报表系统在高校二级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2).
[2] 彭欣菲,兰湘. 高校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 湘潭大学学报,2006,(5).
[3] 田晓霞,张岩峰. 高校内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J]. 财会通讯,2006,(9).
[4] 姚仲强,韩东玲. 构建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5).
[关键词] 高校;预算管理;综合多栏账
[中图分类号]F232;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03-0052-0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随着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对高校拨款大幅增加,加之学杂费收入及社会捐资等,高校财务资金来源渠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如何管理并使用好财务资金,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采用“经费本”来控制学院经费预算。每个经费责任人手中都有经费本,即每报销一笔经费,财务都要在“经费本”上登记。经费责任人员可以直接看到自己可以使用的经费数。但使用经费本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在财务账上不能及时反映各部门的预算控制数;二是如有追加预算经费,不能及时在经费本上反映;三是报销经费比较麻烦,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四是经费本容易丢失。有部分高校采用上海复旦天翼预算管理软件,虽然可以在财务账上实时得到分配数、实际分配数、尚未分配数,但缺乏统计功能。现在大部分高校采用用友财务软件,在原有总账模块的基础上,在高校预算管理中运用综合多栏账。
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财务实行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学院所有财务核算统一由院计财处执行,在此基础上,将系(部)或二级学院作为相对独立的二级预算单位进行经费使用管理。学院赋予各个二级单位一定的经费自主支配权,在经费预算范围内,二级单位可以自主使用相应的经费。由于每个二级预算单位下有多个可使用的经费项目,如学生思政工作经费、学生团经费、学生业务费、招生宣传费等,而且每个经费项目又都可能涉及多个会计科目,如学生思政工作经费,包括工作人员为思政工作所花费的差旅费、思政工作宣传费等。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为保证账务处理的正确分类、分项,同时也为了能够实现对预算经费的执行和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避免预算经费超支使用,采用预提计划支出数的办法进行相关财务管理和核算。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支出类会计科目的辅助核算定义为部门、项目核算。
(2)专门设置“计划支出——计划支出总数”和“计划支出——学院支出数”两个会计科目,并将“计划支出——学院支出数”科目的辅助核算定义为部门、项目核算,每个部门经费预算下达后,通过编制分录将各个二级预算单位的可支配预算数在账面上进行反映,编制分录如下:
借:计划支出——计划支出总数
贷:计划支出——学院支出数
(3)利用UFO报表系统功能编制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如图1所示。

在账务系统下,运用综合多栏账功能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用友财务软件账务系统中,打开业务工作财务总账系统下的科目账中的综合多栏账页面,如图4、图5所示。
(2)如图5所示,在“多栏账名称”对应框内输入××经费项目明细账,辅助核算中选择项目核算,项目大类自动显示项目核算。“栏目组”是综合多栏账所要分析的对象。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中的累计支出数所选对象一般是教育事业支出。
以下以教育事业支出为分析对象来介绍综合多栏账的具体操作。如图6所示,点击增加栏目。一是进行核算科目选择,这里选择的是“521教育事业支出”科目;二是在栏目自定义栏中增加栏目,输入方向,如输入借方,表示计算机默认借方发生额是正数,贷方发生额是负数;三是输入“教育事业支出”的科目编码,辅助项中输入要查看的项目编码,这里只输入编码,不用输入文字,只要编码一输入,栏目名称自动会跳出(如图7所示),如果栏目名称字数太多,也可在栏目名称中直接输入;四是分析方式有两种:金额分析法和余额分析法,如图8所示。金额分析法指只输出与分析方向相同的经济业务,与分析方向不同的经济业务不能输出,这时只能看到符合条件的经济业务,因此这种方式下,其显示的余额就不是“教育事业支出”明细科目的真正余额。余额分析法指系统在专栏输出经济业务时,与分析方向相同的发生额按正数输出,与分析方向不同的发生额按负数输出。这样可以使得预算经费责任人能够真正了解所发生的与该明细科目有关的所有经济业务,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期末余额,满足了他们的实际需要,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因此,通常情况下分析方式应选择采用余额分析法。另外,如果采用余额分析法,综合多栏账上分别显示了各栏目的“期初余额”、 “本月合计”和“本年累计”数据,而“本年累计”是“期初余额”和“本月合计”两者之和,是会计账上的期末余额,即预算执行情况表中的累计支出数(如图3所示)。使UFO报表系统中的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和账务系统中的经费项目明细表上的数据得到相互对比,两种报表的数据就有了参照性和可分析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申屠新飞. 报表系统在高校二级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2).
[2] 彭欣菲,兰湘. 高校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 湘潭大学学报,2006,(5).
[3] 田晓霞,张岩峰. 高校内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J]. 财会通讯,2006,(9).
[4] 姚仲强,韩东玲. 构建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