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的精髓是“无为而治”——中美学校德育的差异与思考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专门的德育课程,有专设的德育机构,还有专管德育的各层次的负责人,但学生的道德状况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可谓"有为难治";美国的学校没有"德育"概念,不承认有"德育"工作,可是学生的文明素质却比我们要好,可谓"无为而治".由此而见,我们的德育必须做深入性的思考和根本性的改革.
其他文献
将网络教育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是教育科研的一个新课题.用好网上教育资源的关键是根据教学科研目的,学会灵活设计检索策略获取资源,将其有机地应用于教学和科研.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把教育教学融入到儿童的生活领域中.数学课程作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探求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揭示数学的本义.根据生活的涵义、儿童生活的特点,回归
主要研究了一类单边Lipschitz非线性系统观测器设计的方法.首先引入单边Lipschitz条件,相对于传统的Lipschitz条件在设计观测器时是可以减少保守性的,并且利用二次内积有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