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安市在校高中生零花钱消费动机的调查分析报告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la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高速发展,城市中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消费观背后蕴含的消费动机直接反映了“00后”的价值观、社会观、人文观、家庭观。文章作者通过以西安市300名普通中学在校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方式,对中学生日常零花钱消费习惯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初步分析及探讨,希望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零花钱;消费动机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 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需求。中学生常见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1]。中学生心智尚不成熟,普遍存在非理性的零花钱消费现象。
  为此,本文从零花钱来源、零花钱数额、零花钱消费去向、零花钱消费目的、消费观念等方面研究了中学生的零花钱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最终目的是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使中学生健康成长。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及来源
  本文的调查对象来源于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中部和陕西省西安市第70中学高中部,共有学生5800人,两校学生大部分来自西安城区,基本能代表西安市高中学生的零花钱消费状况。
  2.调查和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和基于统计学SPSS软件的统计学分析,对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在参考其他文献的基础上设计问卷,以零花钱来源、零花钱消费去向、零花钱消费喜好、消费观念设计问卷。本文取总体样本容量为5800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SRS) 方式,使用统计学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显著性概率P<0.05,说明问卷调查的最终结果是可靠和稳定的。
  二、调查结果
  1.零花钱来源及数额
  对中学生零花钱来源和数额进行调查,了解其状况。调查结果见图1, 其中74.2%的零花钱来自于其父母,47.33%的中学生每月零花钱大于150元(見图2)。
  2.零花钱消费目的
  笔者对零花钱的消费去向进行统计,其中购买零食饮料和娱乐消费占据较大的比例,结果见图3。
  3.零花钱的消费观念
  (1)对于是否应该有零花钱及日常零花钱的消费水平,91%的中学生认为适当有些零花钱是必要的(见图4),
  59.33%的中学生认为他们的消费水平处于中等(见图5)。
  (2)对于使用零花钱购买商品时,学生的倾向,从图6可以看出中学生在使用自己的零花钱时,比较看重商品的实用性。
  (3)对于是否使用零花钱购买名牌商品及对零花钱有无使用规划这两个问题,76%的中学生认为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购买名牌商品(见图7),50.33%的中学生有每月明确的消费规划(见图8)。
  (4)调查发现,53.33%的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来源于他们本身(见图9),同时对于勤俭节约,大部分学生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必要的(见图10)。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中学生零花钱来源及数额分析
  中学生是特殊群体,在校中学生是没有收入的,根据数据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零花钱来源于父母,而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零花钱来自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么可以证明有一部分学生他们月零花钱超过150元是有可能的。当然,从数据中我们并不能确定35名依靠自力更生获得零花钱的具体来源,所以零花钱的来源不以此项为主。图表中明显能够反映父母是绝大部分零花钱的来源。
  根据所获得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中学生每月的零花钱以高于150元每月为主,大约占比47.33%,而每月50元以下的占比相比较而言就显得十分得小了,只占到9.67%。而住宿生每个月的零花钱与生活费会算在一起,在总人数中占比18.33%的住宿生手动填入的金额中以每月800元为主,当然其中有一个调查对象提供的数据是每月5000元,经过核实,数据具有真实性,但是由于本次研究只针对大体趋势,因此不考虑这个极值。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平均下来每个学生大约每天可以有20~40元的零花钱来进行消费。
  2.对中学生是否应该持有零花钱和零花钱消费水平的分析
  当考虑到学生自己对零花钱的看法时,91%的学生认为适当给一点零花钱是合适的,少部分学生认为零花钱是他们应得的不论多少,而极小部分学生认为他们不应该有零花钱。虽然,对于那些认为不论多少钱都是应该得到的学生每月所得到的零花钱的数量我们并没有具体统计过,但我们可以推断大部分中学生需要有自主的消费。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在同龄人中属于中等的水平,一小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或者上等,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较差。通过分析所获得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每月50元以下的学生基本上都认为他们的消费水平是极差的,而大部分每月能够获得150元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的消费水平是中等偏上的。其中部分中学生想要通过优越的消费水平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这与学生的零花钱的数量有着必然的关系。
  3.对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目的
  我们对学生消费的目的进行了统计,从中我们发现180名学生会使用零花钱来进行零食或者饮料等方面的消费,中学阶段正是青春期发育、身体快速增长的阶段,对于营养的需求也是较高的,反映出对食品的需求多样性[2]。164名学生在娱乐消费中消费较高,虽然我们不能确定其中的娱乐消费所指代的内容具体都有些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相比较于去运动或者买衣服,他们更推崇一种“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125名学生使用零花钱来买学习用具。学习用具虽然相较于其他消费项目所需要的花费是比较小的,但是如果学生频繁地进行学习用具的消费,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是否能够做到理性的、合理的消费。
  为了探究学生消费时所考虑的因素,我们提供了一道多选题。其中大部分学生会考虑到商品的实用性以及价位,也就是性价比。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考虑商品的实用性。学生是否能够理性消费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会考虑到商品的品牌是否与当今时尚潮流相符合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商品的品牌与是否符合时尚潮流将会是一个潜在影响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因素。   4.对于使用零花钱购买名牌商品的分析
  在当下的市场之中,名牌效应日益凸显,所以为了探究这种大趋势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消费习惯,我们询问了研究对象对于中学生穿名牌的看法。数据中反映出大部分学生事实上还是比较倾向于购买名牌衣服。较少的学生会坚持购买名牌,一部分学生对此则持中立态度。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学生对于自身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处于穿着校服,每天只有学习这样一个普通的形象,而认为其是能够在学习之余紧跟社会潮流的发展的具有活力的青年人。
  5.对于零花钱的使用规划分析
  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有时候会对自己的支出进行结算,29%的学生经常结算,剩余的学生并没有具体考虑过自己的花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将近20%的学生对自己的开销心里是没有谱的,他们并不太在乎自己已经花出去的钱,只在乎还剩多少可以够他们消费。所以,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可以推断他们对金钱的概念并不是那么强,缺乏理财的概念。
  6.对于消费观念和风格分析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与他所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的,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光,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大约30%的人选择相信父母,少部分的人选择相信除了父母以外的朋友或者兄弟姐妹。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风格是独立于他人的,少部分的人会采取别人的意见。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评判他们自己的消费观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的消费水平是与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相符合的。38.67%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浪费的现象,一小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算是勤俭节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水平还是会有初步感知的,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进行过度的消费。
  7.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
  我们对学生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同这样的一种节约精神,有21%的学生对此没有自己的看法。少部分的学生是持有反对或者不支持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都有着良好而端正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
  四、结论和建议
  本次的调查研究反映出父母和亲戚是孩子们零花钱的主要来源,相比较于存钱,学生更加推崇将得到的钱及时花掉。有一部分的学生比较缺乏理财的概念,不会对自己的消费进行结算,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理财计划。在对待消费目的上中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性,但这种自我性缺乏合理的引导。中学阶段是中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在这些观念建立的时候,他们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影响较大,但是家庭和学校中缺乏良好的消费教育和氛围,影响到了学生的理性消费。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消费观念上具有一定的从众性和盲目性,同时个性也比较鲜明,因此需要合理的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提倡合理消费,避免盲目消费,注意克服攀比心理,避免追求盲目高消费,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注重勤俭节约,同时注重家庭和学校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建立良好的消费氛围,这样才能帮助中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将会引领今后十年乃至二十年社会总体的消费观念。因此,对现在的中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研究将会有助于对社会消费行为及动机进行预判,从而调节出一种更加符合人们消费习惯的市场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今后的调查研究,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将更加具体,以理性消费为主,去探究中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做到理性的消费。这样一种跟进的调查形式将会呈现出更加真实的调查资料,有助于我们对现代中学生的消费习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 庆,盛 鹏 .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分析——西南交通大学的调查结果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4):38-40.
  [2]劉昕冉,涂中华.中学生饮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8(2):86-89.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博是一门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技术,又是一门边缘学科。文博事业的繁荣急需大量实践型的文博技能专业人才,文章从组织结构情况、文化结构情况、专业结构情况和薪资培养情况四个维度来考察文博技能人才的现状,分析文博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并试图给出初步建议。  关键词:文博;技能人才;短缺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本文从组织结构情况、文化结构情况、专业结构情况和薪资培养情况四个维度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新生儿护理方式即模仿母体子宫环境,减少外界对早产儿的刺激,借以加快早产儿恢复的方式.鸟巢式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的仿生护理方法.虽然,“鸟巢”
摘 要:近年来,教师心理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教师心理问题不仅对教师本人产生影响,更对国家的教育事业,以及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教师心理问题主要有身体问题、教师人际关系问题、教师压力以及本领恐慌等,为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文章特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教师心理健康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教师作为太阳底下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突出了顶层设计
目的 分析急诊科肠道传染病的消毒隔离与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以2012 年9 月-2015 年9 月我院急诊科收治120 例肠道传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加强严格的肠道传染病消毒
一、体育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体育产业市场相关人才需求包括俱乐部经营管理、社区体育健身、体质监测与评估、体育康复与医疗、体育运动专业、体育科研、体育营销及策划、体育经纪人、体育公共关系和商务谈判、体育法学、体育影视传播及广告、体育统计、体育财务管理、体育金融保险及体育新闻网络等方面人才。  就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而言,目前主要缺乏三类人才:一是负责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监管职能的管理干部;二是高素质的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以下简称仙桃数据谷)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是2014年经重庆市第四届人民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研究批准的重庆市委市政府推动重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要部署,规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