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学习情感计算:动因、框架与建议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情感是影响学生认知加工与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多模态数据开展学习情感计算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情感计算源起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基础上,阐述了多模态情感计算的发展动因,构建了多模态学习情感计算的研究框架,包括以教育场景为导向采集情感数据、依据情感模型展开建模与识别、利用可视化方式表达与反馈情感、结合情感归因来干预与调节学习过程等。基于现有研究案例,将多模态学习情感计算的应用归纳为开发学习情感识别系统、增强智能学习工具、支持学习干预与决策、探索学习情感的作用机制等方面。未来多模态学习情感计算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象图析学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和方法业已被接受,但它与现象学的关系一直没有被彻底厘清,这妨碍了人们对它的准确理解以及对相关应用的指导。文章基于现象学(哲学)态度,分析了现象图析学与现象学的渊源关系,由此揭示:现象图析学在“聚焦二阶视角、文本处理、结果空间描述”三个方面继承了现象学态度,它是现象学态度指导下的面向人们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的实征研究方法。现象图析学在认可个体构造不同的基础上所展开
教师转变是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但有关教师转变的研究始终没有揭示教师转变的机制和原理是什么.文章从专业发展过程出发,以教师转变机制和原理为研究目标,采用
培养打造一支区域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大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普遍具有高尚的职业价值观,能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自身专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等,但也存在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有待丰富等问题。基于此,“十四五”期间要科学制定教师教育管理制度、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做好名优教师选拔与培养、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创新多元化培训方式、赋予教师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作业习惯与学习者的学业成就紧密相关,作业习惯的建模是智能学习系统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应用混合式研究方法,依据多层次作业模型,确定"学业拖延"和"学业勤奋"作为两个重要且可以测量的作业习惯的维度,分别表征作业时间和作业努力这两类核心的作业行为。构建了包括做题拖延和提交拖延的学业拖延习惯子模型,应用聚类实现了对学业拖延习惯的诊断,定义了"无拖延习惯者""严重拖延习惯者""提交作业拖延者""做作
[摘 要] 智能时代,在线教育市场和行业急速发展,但也暴露出备案审查机制不健全、师资供给不平衡、教育收费不透明、市场监管难度大等弊端。如何对在线教育进行有效治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命题。在线教育治理需要构建行业、政府、学校和社会的新型关系,发挥在线教育治理主体的作用;需要从一套行业标准、四种技术支持、一体化运维平台、三大内容领域、多主体协同共治等方面构建在线教育治理框架。为此,研究从顶层设计(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