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卵巢中肾样腺癌(mesonephric-like adenocarcinoma)是一种表现为中肾分化的腺癌,其来源尚不确定,国内外相关报道极少.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无特定规范,报道1例67岁女性双侧卵巢囊实性肿物,高度怀疑卵巢恶性肿瘤,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卵巢中肾样腺癌伴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病理免疫组织化学以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阴性、GATA3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机 构】
:
130041 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巢中肾样腺癌(mesonephric-like adenocarcinoma)是一种表现为中肾分化的腺癌,其来源尚不确定,国内外相关报道极少.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无特定规范,报道1例67岁女性双侧卵巢囊实性肿物,高度怀疑卵巢恶性肿瘤,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卵巢中肾样腺癌伴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病理免疫组织化学以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阴性、GATA3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表达为特征,因缺乏该病术后特定诊疗规范,术后拟给予紫杉醇加卡铂化疗6个疗程,通过分析该病例,旨在为该病后续研究提供更多诊治参考.
其他文献
子宫内膜癌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不理想.传统的分类方法在患者的诊疗中存在严重的不足,不能为患者精准治疗提供足够的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多组学研究和信号通路关联,临床上迫切需要将其纳入患者的常规诊疗中.传统分型根据有无雌激素刺激将子宫内膜癌分成Ⅰ、Ⅱ两型,Ⅰ型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与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基因(PI3KCA)、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单位1(PI3KR1)、
卵巢癌致死率极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女性生殖道和肠道微生物在卵巢癌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发现,在卵巢癌中,上、下生殖道优势菌群厚壁杆菌丰度降低,拟杆菌数量增多,肠道菌群频繁失调.其可能通过自身成分和代谢产物引起致癌反应、升高循环中的雌激素水平、促进卵巢癌发生,介导炎症反应影响免疫调节,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女性生殖道和肠道微生物群还参与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与耐药和疗效密切相关.其中,粪菌移植、益生菌补充及抗生素的应用已得到初步探索.综述女性生殖道和肠道微生
桑黄作为重要的大型药用真菌,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研究表明桑黄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保肝、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在健康辅助食品、天然药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总结了近年来桑黄药理作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期为桑黄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子痫前期是孕产妇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因素有关.近期研究表明,胎盘来源的微粒(microparticle)可增加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表达,并促进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NET)形成,从而引起母胎界面的炎症反应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