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在坚持“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这样的想法已经out了!
相关报道称,中国富人的健康意识正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随之不断升级。其中,有不少人,甚至放弃豪华轿车,而选择比汽车还贵的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而他们每年花在买自行车上的费用大约相当于一个普通人三年多的薪水。
如今的自行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顺应环保、低碳的潮流趋势,骑自行车在不知不觉中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也彰显了富人们独一无二的品位和生活方式。
(撰稿/蒲 琳)
“没钱的人骑自行车奋斗,有钱的人开轿车享受。没钱的人好不容易开起了轿车,有钱的人又踩起了自行车。”面对如此现实,网友不得不一如既往发挥其吐槽的本领。
如今,在中国大部分的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已经认识到骑自行车很酷,是一种新时尚。而在自行车王国里,同样也有自己的“高帅富”……
高端布局
数据显示,中国自行车市场未来几年的年增长率大约为10%,高端自行车的年增长率更在15%左右,因其成为了富裕人们一个地位的象征。随着豪华自行车引入中国﹐从钢管车架时代,到铝合金、钛合金车架时代,再到现在的碳素纤维车架时代,自行车逐渐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对于部分中国消费者来说,对主流奢侈品的需求或已达到一个饱和点,豪华自行车得以让他们在豪华汽车、设计师手袋或豪宅之外有了另一种选择。
记者了解到,中国自行车产业目前正面临结构转型期,高端消费市场极速扩容;而自行车骑行文化也在中国快速“升温”,国际性赛事、休闲性骑行、挑战式极限运动与自行车旅游,正呈加速发展态势。这些都将激发和催生中国自行车中高端市场需求的巨大潜力,吸引全球自行车企业的目光。
2009年7月28日,TRIACE这一来自美国的运动休闲自行车高端品牌在上海高调宣布登陆中国大陆市场。
而号称“自行车界中的法拉利”的美国品牌SPECIALIZED(中文名“闪电”)则早在2007年便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设立总部。2012年,这个“奢侈品牌”为了配合不同的城市及市场需求,将门店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延伸至了宁波、永康、慈溪等二线城市。同年,SPECIALIZED上海成为继美国总部之后全球第二个开通网上商城的子公司,于其中文官方网站的装备和配件分类中提供电子商务服务,更是标志了该品牌将在中国大展拳脚。
当然,除了它们,TREK等一批世界级的自行车品牌也先后入驻了中国。
于是,我们看到在近几年的国内自行车大型展会上,国际高端自行车品牌赶场似的亮相。上海自行車展、亚洲自行车展等高端自行车品牌和种类越来越多。如CITYBUG、UCC、TREK等都是老牌的高端自行车的代表,展会上曝光率的提高也增加了其在国内消费市场的知名度。
此外,借助已经形成的品牌效应,如奔驰、宝马等一些高端汽车品牌也已经涉水自行车行业。如Mercedes-Smart出品的E-bike、JEEP29英寸全碳山地车、英菲尼迪山地自行车等。
而宝马在北京的lifestyle体验店展出的自行车价格从人民币1.7万元至5.5万元不等。据宝马的发言人介绍,在中国卖得最好的一款自行车是售价人民币1.3万元的BMW Cruise。这是一款可以实现24挡变速的铝制自行车。
同样的,还有一些汽车品牌虽然没有批量生产,但也曾推出定制款高端自行车。比如,奥迪、阿斯顿·马丁等。其中,阿斯顿·马丁于去年推出的“One-77”自行车,售价约合24.7万人民币。全车运用碳纤维制作,并搭载八幅式竞速级车胎,绝对可以说是自行车界中的“超跑”了。而限量77辆或许也是它有如此高售价的原因之一。
谁在消费?
不难发现,这几年身边的自行车爱好者越来越多,市郊、国道上,身着专业骑行服、头顶头盔、眼戴墨镜集体出行的骑行队伍更是抢眼。
再加上自行车的确节能、环保,被人们淡忘很久的自行车又“重出江湖”,特别是一些售价高达几千元的高端自行车,如长途旅行车、山地车、公路车、碳纤维自行车等市场日益火爆。
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主要代步工具自行车,如今成了休闲、健身工具,越来越多人加入到骑行的行列中来,其中不乏自行车“发烧友”和高端玩家。
今年34岁的高一洋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从1997年就开始玩车。撇开高中时购买的第一辆二手进口自行车之外,如今,在他家的车库内,仍停放着七八辆功能各异的自行车,其中不乏高端品牌。
“我可以说是上海第一批玩自行车的人。当时,玩车的人不多,想找个卖进口车的车行都很难。”高一洋表示。
据他介绍,自行车越轻便,骑行起来就越省力,速度也更快,而自行车厂家在研制新材料降低车子重量的同时,还得保证车子有很大承重能力和很强的坚硬度,技术要求很高。
“如今,各大品牌的自行车每年都会推出各自的新品,价格也可以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当然除了品牌因素外,其材料、工艺与设计上的创新更是决定自行车身价的主要原因。”高一洋说。
除了买成品车,一些自行车发烧友,更喜欢自己动手DIY。他们到店里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牌车架、轮组、传动套件、变速套件,以及各种顶级零配件,再进行组装。
“装一辆顶级配置的山地车,花个五六万都不为过。”高一洋告诉记者,他的大多数爱车都是自己动手组装的,均价在两三万左右。
而如今,尽管买了汽车,但骑自行车从虹口区的家到静安区的公司上班,几乎成了高一洋每天的必修课,骑行车速平均能达到每小时40公里。高一洋说,他的这辆自行车价值5000多元,仅是裸车的价格,算上一些装备就过万了。平时他一大早就骑车出来,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到了公司之后洗把脸就可以清神气爽地上班了。
这样的想法已经out了!
相关报道称,中国富人的健康意识正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随之不断升级。其中,有不少人,甚至放弃豪华轿车,而选择比汽车还贵的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而他们每年花在买自行车上的费用大约相当于一个普通人三年多的薪水。
如今的自行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顺应环保、低碳的潮流趋势,骑自行车在不知不觉中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也彰显了富人们独一无二的品位和生活方式。
(撰稿/蒲 琳)
“没钱的人骑自行车奋斗,有钱的人开轿车享受。没钱的人好不容易开起了轿车,有钱的人又踩起了自行车。”面对如此现实,网友不得不一如既往发挥其吐槽的本领。
如今,在中国大部分的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已经认识到骑自行车很酷,是一种新时尚。而在自行车王国里,同样也有自己的“高帅富”……
高端布局
数据显示,中国自行车市场未来几年的年增长率大约为10%,高端自行车的年增长率更在15%左右,因其成为了富裕人们一个地位的象征。随着豪华自行车引入中国﹐从钢管车架时代,到铝合金、钛合金车架时代,再到现在的碳素纤维车架时代,自行车逐渐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对于部分中国消费者来说,对主流奢侈品的需求或已达到一个饱和点,豪华自行车得以让他们在豪华汽车、设计师手袋或豪宅之外有了另一种选择。
记者了解到,中国自行车产业目前正面临结构转型期,高端消费市场极速扩容;而自行车骑行文化也在中国快速“升温”,国际性赛事、休闲性骑行、挑战式极限运动与自行车旅游,正呈加速发展态势。这些都将激发和催生中国自行车中高端市场需求的巨大潜力,吸引全球自行车企业的目光。
2009年7月28日,TRIACE这一来自美国的运动休闲自行车高端品牌在上海高调宣布登陆中国大陆市场。
而号称“自行车界中的法拉利”的美国品牌SPECIALIZED(中文名“闪电”)则早在2007年便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设立总部。2012年,这个“奢侈品牌”为了配合不同的城市及市场需求,将门店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延伸至了宁波、永康、慈溪等二线城市。同年,SPECIALIZED上海成为继美国总部之后全球第二个开通网上商城的子公司,于其中文官方网站的装备和配件分类中提供电子商务服务,更是标志了该品牌将在中国大展拳脚。
当然,除了它们,TREK等一批世界级的自行车品牌也先后入驻了中国。
于是,我们看到在近几年的国内自行车大型展会上,国际高端自行车品牌赶场似的亮相。上海自行車展、亚洲自行车展等高端自行车品牌和种类越来越多。如CITYBUG、UCC、TREK等都是老牌的高端自行车的代表,展会上曝光率的提高也增加了其在国内消费市场的知名度。
此外,借助已经形成的品牌效应,如奔驰、宝马等一些高端汽车品牌也已经涉水自行车行业。如Mercedes-Smart出品的E-bike、JEEP29英寸全碳山地车、英菲尼迪山地自行车等。
而宝马在北京的lifestyle体验店展出的自行车价格从人民币1.7万元至5.5万元不等。据宝马的发言人介绍,在中国卖得最好的一款自行车是售价人民币1.3万元的BMW Cruise。这是一款可以实现24挡变速的铝制自行车。
同样的,还有一些汽车品牌虽然没有批量生产,但也曾推出定制款高端自行车。比如,奥迪、阿斯顿·马丁等。其中,阿斯顿·马丁于去年推出的“One-77”自行车,售价约合24.7万人民币。全车运用碳纤维制作,并搭载八幅式竞速级车胎,绝对可以说是自行车界中的“超跑”了。而限量77辆或许也是它有如此高售价的原因之一。
谁在消费?
不难发现,这几年身边的自行车爱好者越来越多,市郊、国道上,身着专业骑行服、头顶头盔、眼戴墨镜集体出行的骑行队伍更是抢眼。
再加上自行车的确节能、环保,被人们淡忘很久的自行车又“重出江湖”,特别是一些售价高达几千元的高端自行车,如长途旅行车、山地车、公路车、碳纤维自行车等市场日益火爆。
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主要代步工具自行车,如今成了休闲、健身工具,越来越多人加入到骑行的行列中来,其中不乏自行车“发烧友”和高端玩家。
今年34岁的高一洋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从1997年就开始玩车。撇开高中时购买的第一辆二手进口自行车之外,如今,在他家的车库内,仍停放着七八辆功能各异的自行车,其中不乏高端品牌。
“我可以说是上海第一批玩自行车的人。当时,玩车的人不多,想找个卖进口车的车行都很难。”高一洋表示。
据他介绍,自行车越轻便,骑行起来就越省力,速度也更快,而自行车厂家在研制新材料降低车子重量的同时,还得保证车子有很大承重能力和很强的坚硬度,技术要求很高。
“如今,各大品牌的自行车每年都会推出各自的新品,价格也可以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当然除了品牌因素外,其材料、工艺与设计上的创新更是决定自行车身价的主要原因。”高一洋说。
除了买成品车,一些自行车发烧友,更喜欢自己动手DIY。他们到店里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牌车架、轮组、传动套件、变速套件,以及各种顶级零配件,再进行组装。
“装一辆顶级配置的山地车,花个五六万都不为过。”高一洋告诉记者,他的大多数爱车都是自己动手组装的,均价在两三万左右。
而如今,尽管买了汽车,但骑自行车从虹口区的家到静安区的公司上班,几乎成了高一洋每天的必修课,骑行车速平均能达到每小时40公里。高一洋说,他的这辆自行车价值5000多元,仅是裸车的价格,算上一些装备就过万了。平时他一大早就骑车出来,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到了公司之后洗把脸就可以清神气爽地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