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联合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大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d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大鼠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以30只成年雌性未孕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注建立子宫肌瘤模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n=7),腹腔注射和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治疗A组(n=7),腹腔注射1 mL丹参注射液+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治疗B组(n=8),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5 g/kg消瘤颗粒悬浊液灌胃)和治疗A+B组(n=8),腹腔注射1 mL丹参注射液+5 g/kg消瘤颗粒悬浊液灌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5 d及治疗后30 d清晨空腹状态下,对各组大鼠进行称重并记录;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称重并计算各组子宫系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子宫组织匀浆中雌二醇(E2)和孕激素(P)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子宫组织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对表达.结果 治疗后15 d,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疗A+B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体重均显著降低,治疗A+B组也显著低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子宫重量和子宫系数均显著降低,治疗A+B组也显著低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血清和子宫组织中雌二醇和孕激素含量均显著升高,治疗A+B组也显著高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子宫组织中IGFBP-3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VEGF相对表达量则显著降低,治疗A+B组IGFBP-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VEGF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低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具有显著消瘤效果,可促进大鼠血清及子宫组织中激素水平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大鼠IGFBP-3和VEGF蛋白表达有关,并且伴随着治疗作用的进一步增强,大鼠子宫肌瘤组织中IGFBP-3表达显著增加,VEGF表达显著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全肌肉分离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的9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行全肌肉分离单孔胸腔镜治疗,对照组行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3d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疼痛介质[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与围手术期手
目的 探究干眼症小鼠模型自噬水平变化及其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 选取6~8周龄无特定病原级雄性小鼠1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雷帕霉素组4组,每组各30只.通过切开双侧睾丸和附睾制备干眼症小鼠模型,正常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小鼠手术只切开阴囊而不切除睾丸,手术对照组小鼠于建模后经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雷帕霉素组于建模后经腹腔注射200μL雷帕霉素.各组分别于给药后2、4、8、24 h取3只小鼠行泪腺破裂时间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及取双眼泪腺、角膜组织做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