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患儿休克期计划液体复苏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度、特重度烧伤患儿休克期计划补液的成分和总量与复苏效果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150例12周岁以下,重度、特重度烧伤患儿病历资料。入院后非延迟复苏患儿按照补液公式"烧伤总面积×体质量×2.0 mL+生理需要量"计算第1个24 h液体总量,电解质、胶体比例为1∶1,电解质应用生理盐水、50 g/L碳酸氢钠,胶体应用同型新鲜冰冻血浆,生理需要量按照2岁以下120~135 mL·kg-1·d-1、2岁及以上50~115 mL·kg-1·d-1计算应用50 g/L葡萄糖溶液。伤后第1个8 h给予24 h液体总量的一半,后16 h给予另一半。第2个24 h液体总量按照"烧伤总面积×体质量×1.0 mL+生理需要量"计算,电解质、胶体总量比第1个24 h减半,生理需要量不变。对延迟复苏患儿,入院后2~3 h即将第1个24 h液体总量的一半快速输入,另一半在伤后第1个24 h内匀速输入;第2个24 h补液均与非延迟复苏患儿相同。统计如下指标。(1)全部患儿在伤后第1和第2个24 h输入的生理盐水、碳酸氢钠、血浆及葡萄糖溶液量的实际值和按照补液公式计算出的计划值。(2)全部患儿伤后第1和第2个24 h血离子及血细胞比容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的例数。(3)将全部患儿按烧伤总面积分为大于或等于15%TBSA且小于20%TBSA组46例、大于或等于20%TBSA且小于30%TBSA组75例、大于或等于30%TBSA且小于50%TBSA组23例、大于或等于50%TBSA组6例,统计各组患儿休克、脑水肿、肺水肿的发生情况。(4)全部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数据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1)全部患儿伤后第1个24 h实际输入的生理盐水量565(400,840)mL,明显多于计划的262(220,354)mL(Z=-9.302,P<0.001);实际输入的碳酸氢钠量10(0,20)mL,明显少于计划的22(18,29)mL(Z=-7.539,P<0.001);实际输入的血浆量200(175,400)mL,明显少于计划的262(220,354)mL(Z=-2.672,P<0.001);实际输入的葡萄糖溶液量558(390,730)mL,明显少于计划的1 087(982,1 192)mL(Z=-11.221,P<0.001)。全部患儿伤后第2个24 h实际输入的生理盐水量300(248,505)mL,明显多于计划的131(110,177)mL(Z=-7.997,P<0.001);实际输入的碳酸氢钠量10(0,11)mL,明显少于计划的12(9,14)mL(Z=-3.472,P<0.05);实际输入的血浆量200(0,300)mL与计划输入的血浆量131(110,177)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8,P=0.165);实际输入的葡萄糖溶液量392(235,534)mL,明显少于计划的1 087(982,1 192)mL(Z=-12.229,P<0.001)。(2)伤后第1个24 h,150例患儿中血钾离子、血钠离子、血氯离子、血细胞比容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例数分别为131(87.3%)、121(80.7%)、132(88.0%)、109(72.7%)例;伤后第2个24 h,150例患儿中血钾离子、血钠离子、血氯离子、血细胞比容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例数分别为142(94.7%)、141(94.0%)、144(96.0%)、139(92.7%)例。(3)大于或等于15%TBSA且小于20%TBSA组患儿均无休克、脑水肿、肺水肿;大于或等于20%TBSA且小于30%TBSA组有1例患儿休克同时合并脑水肿,另有1例患儿合并脑水肿;大于或等于30%TBSA且小于50%TBSA组有2例患儿发生休克均同时合并肺水肿,1例患儿合并脑水肿;大于或等于50%TBSA组有1例患儿发生休克,同时合并脑水肿和肺水肿。(4) 150例患儿,最终治愈101例,占67.3%;好转42例,占28.0%;未愈(自动出院)4例,占2.7%;死亡3例,占2.0%。

结论

小儿重度、特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公式应适当增加电解质的输入量,减少水分的摄入,从而减少休克期脑水肿、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应用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修复老年烧伤患者膝部深度创面的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6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8例膝部Ⅲ度烧伤的老年烧伤患者,患者均为单侧膝部烧伤。2例患者髌骨、髌韧带完全坏死,切除后膝关节开放外露,予VSD治疗1周后,Ⅱ期行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另6例患者髌骨、髌韧带部分坏死,切除后髌骨、髌韧带外露,关节腔积液引流,关节囊开放,同期手术行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