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sliuxi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耳鼻喉科所收治的70例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采用鼻内镜手术;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独臂两组患者6个月时的临床疗疗效,以及不同临床分型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7%),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I型与II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III型,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分型越高,疗效越差,应当按照临床分型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早期干预,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 临床疗效 临床分型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病症中较为常见的慢性危险症状之一,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鼻内镜手术,其优势较为独特,能够从鼻孔前作为手术通道,其具备手术的创面小、手术视野广阔、清晰、并发症较少等优势[1]-[2]。为了深入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中的临床效果,以我院患者为例,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和临床分型的关系,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耳鼻喉科所收治的70例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36.51±8.11)岁,病程(36.51±8.11)年,分型:I型14例,II型18例,III型3例;常规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35.53±7.55)岁,病程(11.05±6.54)年,分型:I型13例,II型18例,III型4例。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性别、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鼻腔粘膜表面麻醉与局部麻醉,并开展相应的手术。
  实验组实行鼻内镜的鼻窦手术。在手术之前应用抗生素、全身糖皮质激素,鼻腔分泌物清理干净,手术应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应用Stryker鼻内窥镜和监视设备,摘取鼻腔息肉组织,并切除筛泡,按照实际病情选择全筛、前筛或全蝶筛。对中鼻甲重度息肉样变患者,需要实行切除中鼻甲和中鼻甲成形手术。手术完成之后给予凡士林纱条填塞,在术后72小时取出。
  常规组给予传统根治术,主要分为鼻息肉摘除术、筛窦开放术等。
  1.3 评价标准
  按照鼻内镜检查的结果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
  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临床症状均小时,术腔黏膜上皮化,窦口开放理想,无脓性分泌物;有效:临床症状有基本好转,检查窦腔黏膜有一定程度水肿,有肉芽肿形成,可以发现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可以发现大量脓性分泌物。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9.O软件实现。数据间的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临床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规范检验分析。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在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7%),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不同类型患者内镜手术疗效对比
  I型患者总共27例,治疗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II型患者总共36例,治疗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III型患者總共7例,治疗显效0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28.57%。I型与II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III型,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因为疾病本身的特点,在临床当中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3]。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因为对中鼻甲的重要生理功能无明确帮助,所以导致鼻窦黏膜和鼻腔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在加上传统手术的手术视野局限性,在手术之后留下残留病灶,术后复发率普遍较高。鼻内镜手术具备手术视野广、疼痛感弱、组织损伤小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其不仅可以彻底性清除鼻窦病变组织,还可以最大程度保留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从而最大程度恢复患者机体功能,实现根治目的。由此可见,鼻内镜手术有充分理由成为慢性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式[4]。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7%)。这一结果与姚琪[5]的“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研究”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这一结果充分说明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应当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另一结果显示,I型与II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III型。这一结果充分说明慢性鼻窦炎的分型和临床疗效有直接关系,在患者入院之后,应当尽早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并及时评判患者的鼻窦炎分型,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分型越高,疗效越差,应当按照临床分型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早期干预,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赵小军,鲍学礼,蔡克敏.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2014,13(35):25-26.
  [2]郑锋.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J]. 中国社区医师,2015,21(32):64-65.
  [3]白庆鹤.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31(2):11-13.
  [4]常尚揆,亚力坤·亚生,李玉华.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3(22):4585-4585.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行策略研究,以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角度促进班级的正常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提高公司简化后评价工作管理水平,结合简化后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构建了固定资产投资、大修理项目简化后评价量化考评指标体系,制定了简化后评价量化考评标准,改进了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措施,对提高初中学生物理
目的 :了解大鼠纹状体内的钙离子基因相关肽 ( CGRP)在纹状体和苍白球内分布的生后发育变化。方法 :对出生后 1天至 1年的大鼠脑行冠状组织切片 ,尔后进行 CGRP的 ABC法免疫
【摘 要】《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从数据结构的实践教学为出发点,着重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导致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就数据结构课程的教改展开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编程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今后的软件开发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独立院校  一、概述  在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数据结构是必须
全球化和激烈的竞争影响着各个企业,这种趋势使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战略重要性.一般认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来源于高层管理人员和直线管理.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
随着流行舞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其专业性也在逐步增强。专业性的舞蹈比赛受到了大众与相关专家的认可。舞蹈表演人员以此展开创作,进一步展现其艺术价值,为社会公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且文化差异较大,这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教学质量低下。本文主要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