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教育改革新思想、新观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其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教学 方法 效率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作了如下一些探讨。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教育改革新思想、新观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师的脑海和行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其生命之树才能常青。例如:义务教材"笔算乘法 "中的例题:"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重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教材在讲过"25×674 =16850(千克)"以后,接着又给出"也可以这样列算式:674×25=16850(千克)"。这是以往小学数学教材中从未出现过的解法。甚至有的学生这样做了,教者一概视为错误。其实不然,因为事物并非一成不变的,所列算式:" 674× 25 "我是这样理解的:从674袋面粉中,每次每袋取1千克并放成一堆,则一堆重674千克,而重复刚才的工作,总共可得25堆,要求总重量,故列算式674×25=16850(千克),完全符合情理,而且在学生已经理解整数乘法意义的前提下,教材灵活地给出这一解法,正是对传统解题方法的一种突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就乘法应用题在计算上提供了新的天地,也可以说是一种"松绑 "。因此,教材不断地变革,我们的教学观念也相应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 "。
  二、师生关系民主化
  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师生关系民主化的体现。在学习面前,人人平等。在学校,老师成了学生最亲近的人,追求老师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将成为他们一切行为的动机和迫切需要。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一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但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对他们要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要及时帮助他们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有了对学习数学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我在教学" 20以内数的认识 "指导书写 12时,学生对我的板书不满意,大胆地说"老师,您写得不太漂亮。"我亲切地说:"谢谢你,那你愿不愿意告诉我怎么样写才能更漂亮?"学生说:"十位上的1斜一点就好看了。"我说:"那你允许我再写一遍好吗?"我在学生的期待中又写了一个比较漂亮的12,学生情不自禁地给我报以热烈的掌声。这种充满浓浓爱意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三、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
  在教学中我采用最多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开展探讨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计算4 1=?。我在教学的时候,就以 "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算法。有的学生说我是拨手指1、2、3、4、5数的;有的说我是从4开始,再往下数一个数(4、5);还有的学生是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得出4 1=5。我肯定学生的3种不同思考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这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些比较简便,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此外,导入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游戏法、情景法、迁移法、故事法、比较法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好的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良好开端。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最小公倍数》的导入,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报数"游戏开始: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从而理解有关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创造性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延伸性学习法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给学生学习体育的方法  1、自主学习法  要让学生感受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由于新课程标准确立了
[摘要]面对新的教育对象,新的育人环境,重新思考,选择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角度,优化教育,开发学生潜能是新时代教育的主题。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要使人的一切天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才是关键。  [关键词]兴趣 积极性 培
一、问题的提出:  校园文化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请牢记:不管形式如何多样,文化的唯一居所应该在人的心灵深处!培育人内心精神的富足与价值才是学校文化应有的意义,所以一个有文化品位的校园不一定非得是豪华的校园,正如一个有品位的文化人,不一定是富裕的、有地位的,也许仅仅因为有道德而彰显出学校的和谐与进步,已经足矣!  二、问题分析:  我们对校园文化的灵魂概括为:博爱与责任!我把学校文化的核心概括为
自然科学:具有知识面广,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动手实验多,趣味性强等特点,它为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和契机。本人认为实验教学是培养动脑想、动手做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应重视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我们不防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动脑想与动手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基础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开展 数学活动 培养 学习 主动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培育。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己能读书。小学生阅读就是从书本上阅读人生阅读生活阅读理想阅读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培育。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己能读书。小学生阅读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如何营造宽松、自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又是一条有效的新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改革从学生个体发展出发,转换师生角色、重视学生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理念。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它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是十分重要的,激发了他们想象的能力才能牢牢的掌握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要能够设置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情境,这样就能让小学生在老师设置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去思考问题、自主探索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更好的掌握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 情境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教育机构越来越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创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应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促进各种效益的提升。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提高教  学效果与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
摘要:21世纪是越来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受重视,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极好途径。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不像传统学科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有统一的考试评价制度,所以其教学方法决不能沿用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而应有其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