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事业和公路产业经济的发展

来源 :精品·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ui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尤其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公路交通事业进入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其管理体制、投融资方式及经营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公路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的社会系统中的纯公益事业向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生产性行业演变,呈现出一定的产业特征。
  关键词:公路事业;公路经济 公路产业;公共产品 发展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能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以建立安全、高效、完备的运输体系为前提的。
  1公路运输的特点
  (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由于公路运输网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尤其是公路运输对客、货运量的多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一点对抢险、救灾工作和军事运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由于汽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比拟的特点之一。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在中、短途运输中,由于公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中途不需要倒运、转乘就可以直接将客货运达目的地,因此,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客货在途时间较短,运送速度较快。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 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5)公路运输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易学。公路运输准入制度不如铁路、航空和水路运输那样严格,相对来说行业进入比较容易。 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尤其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公路交通事业进入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其管理体制、投融资方式及经营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公路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的社会系统中的纯公益事业向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生产性行业演变,呈现出一定的产业特征。在目前的公路体制改革中,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研究,本文拟对公路事业与公路产业的共同特征、区别及二者互动原因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丰富我国公路产业相关理论。
  2公路事业与公路产业的共同特征
  2.1公路事业与公路产业产品的属性相同
  公路事业与公路产业的产品都是公路,公路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路是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产品。公路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所形成的有目的的、具有一定形态的劳动产品,包括有助于机动车辆通行的道路、桥梁、隧道、渡口及其他附属设施。作为人们有目的的劳动生产物,公路的使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公路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促使商品流通、加快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满足社会公路客货运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为整个社会和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运行条件,是社会、经济、文化及国防的重要支撑力量,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
  2.2公路事业与公路产业的社会功能相同
  公路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公路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直接体现,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力量。一条公路建成通车后,不仅在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里程、促进公路沿线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国防行政管理、民族团结与交流等方面产生重要的社会效益。公路产业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道路设施的服务功能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机制和借助产业政策、产业管理,以最低的成本消耗,达到最佳的产业经济效益和外部经济效益,全面实现等级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公路事业与公路产业都着眼于提高我国公路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和谐发展。因此,公路事业与公路产业都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同的社会功能。
  3公路事业与公路产业的区别
  公路事业单位从经济活动角度看基本没有收入,不搞经济核算,全部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以行政方式管理,不拥有完整意义上的法人财产。
  公路产业单位是企业单位,以独立企业法人资格进行经营活动,从事产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活动,以赢利为目的进行工商登记和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享有完全意义上的财产权。公路产业是由企业群组成的,是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以追求利润、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增值为目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路产业常常把利润放在首位,同时兼顾社会效益。
  公路事业单位与公路产业单位投资渠道不同。任何产品的生产都需要资金,公路也不例外,但公路事业与公路产業的投资渠道却各不相同。公路事业的生产资金一般由国家或社会提供,因社会制度而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民间投资进入公路产业,多方筹集资金发展公路产业, 吸纳除国家财政或规费投资以外的银行贷款、债券、外资、个人投资、股票等资本市场的商业资金。通过收费经营偿还贷款或支付利息,已成为发展公路产业的重要途径。
  4 公路事业与公路产业的互动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运输结构的较大调整,对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形成了对发展公路的强大需求和外在压力。虽然政府应该提供这样的公共物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路事业,但公路技术等级高、通行能力大、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公路事业难于完全依靠自身直接的盈利来解决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基础设施强大需求与传统体制下的有效投资供给严重短缺的矛盾,迫使公路管理行业冲破传统投融资体制束缚,引入超常规发展模式,促成公路企业的迅速增加和公路资产的迅速膨胀,从而构成相对独立产业的基本规模,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
  公路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公路事业为其提供好的环境、政策支持等,公路产业才能不断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国家在经济大发展时期,实施交通设施的经济拉动战略,给公路建设以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降低了投资风险,成为公路快速发展的推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是公路产业化的可靠保证,有利于公路企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公路网络的逐步升级。因此,公路事业与公路产业要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充分显示各自特征和发挥各自作用,推动我国公路建设。
  公路事业和公路产业在社会主义公路建设中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但他们互为两翼,既要区别对待促进发展,更要推进两者互动,促进两者的互动发展,将不断增强我国公路建设国力,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公路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红建.公路运输市场经济规制的全新视角[J].物流技术,2009,(4).
  [2] 赵会忠.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社科纵横,2008,(12).
  [3] 徐婧.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经济属性及投融资模式探讨[J].兰州学刊,2008,(9).
其他文献
增强现实技术打破了虚实学习环境的壁垒,大大革新了教与学的方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国内外学者已开展大量的实验与准实验研究,探索增强现实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却
应用抗草甘膦棉花品种是减少棉田杂草防治用工、提高植棉效益的有效途径。总结了黄河流域棉区抗草甘膦棉花的高效简化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对于某些要求不太高的中央空调系统,采用恒定流量空调水系统,通过简化末端设备的配置及应用简单的能量调节方式,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可达到简化控制回路、节约投资的目的
本文结合2000版IS09000标准对企业文件编写的新要求,从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换版文件编写策划、如何处理继承和提高、如何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等方面深入阐述了换版文件的
分析不同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差异,对制定棉花育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8―2018年辽宁省共审定特早熟棉花品种18个,多为中、短绒,其中断裂比强度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