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 适当 适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h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转化策略,绝不能生搬硬套。因此,我在教学数学的概念、计算以及“解决问题”时,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转化的方法,真正把转化思想转化为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方法和学习动力。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数学知识,这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那么,是否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呢?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操作材料呢?现以“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思考:  上述两个案例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前者是从能够围成三角形的角度入手,后者是从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角度引入。无论是用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比较灵活地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进行相关变式练习的解答。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探究、实践,发现并解决问题。  3.通过举例、观察、发现等数学活动,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进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  4.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方法的妙处,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在市名师工作室研讨会上,教师认真倾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陈今晨老师的报告,对其中的一个教学案例印象尤为深刻。这是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4页例题中关于小括号出现的处理的一个教学片断。在出示了例题(如下图)后,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列式,互相交流,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有的学生列出式子:50-20=30(元),30÷5=6(本),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思路;也有的学生列式:50-20÷5,教师由此抛
一、是什么——概念的建立  (一)引入  师:儿童乐园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游艺项目,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注意观察一下它们分别是怎样运动变化的。  动画演示:儿童乐园的游戏场景。   师:你们能用手势来比划和模拟它们各自的运动方式吗?  (根据学生的选择,依次展示学生模拟活动的过程,并用表情、手势将感受表现出来)  【评析:储老师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园素材,让学生模拟各个游艺项目的运动方式,帮助他们
板栗新品种“替码珍珠”是河北省果树研究所板栗专家孔德军选育的,2001年通过专家鉴定,2002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小学数学不是数学科学,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升华。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几何内容中的探究式教学正好提供了这种有效的范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以达到认知建构、能力养成与情感体验的协调发展。  一、建构平面概念,积累平面体验  小学生平面概念的建立有赖于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在探
“平移和旋转”是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第六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运动意识,并使他们能够正确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根据学情分析,本课教学难度不大,但要让学生将平移和旋转熟练地掌握与运用,显然需要一个由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我从生活素材入手,引领学生进行操作探究,将生活与数学建立链接,寻找构建抽象概念的突破口。  一、直观感知,建构概念  师:谁知道华容道和魔方的运动方式?  生:一个是平移,
3月21日上午,罗源县在县政协会议厅举行“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会议回顾了两年来8个试点校蓬勃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而出现的生动活泼局面,并对新一轮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强化“活动”的领导;二是要逐步扩大“活动”覆盖的范围;三是要大力推广试点的成功经验和利用好试点的成果;四要做好《慈善读本》循环利用工作。  会议对荣获“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先进单位的凤
片断一:化繁为简,举例验证  课件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1.形成猜想。  师:如果用这条线段代表这条路的一边(课件出示一段线段),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呢?  师:听起来好像都有一定道理,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呢?大家能用更加直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吗?  生:画线段图。  2.化繁为简。  师:画图验证,好办法。  师
什么是数学思考?数学思考即数学思维,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思考,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考,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在思维水平、空间观念、合情推理等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应把学生数学思考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2013年12月21日~22日,我在泉州有幸观摩、学习了来自浙江省特级教师刘松、北京市特级教师牛献礼、江苏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