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传播事业与发展历程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播事业在日本、法国、俄罗斯和英美等国家都取得了一定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不同国家的发展传播模式不同,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这些国家的传播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目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找寻合适的发展途径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传播;不同传播模式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事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现当代文学在日、法、俄、英、美等国的传播发展。但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文学的国际传播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因素进行分析,找寻合适的传播发展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究五个国家传播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研究
  上世纪初,日本经济发展飞速,日本国内“民众”思想抬头,“大正民主主义运动”如火如荼,报刊出版业发展迅猛。日本乃至于世界的思想变革和社会运动积极推动了文学思潮的传播,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传播提供了良好保障。
  1919年到1949年间,有178家日本报刊参与译介中国现代文学,有104家日本出版社参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在这期间,94位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共计472次被翻译成日语在日本进行传播。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大概每十年内就会有一套中国现当代文学全集或选集在日本面世。但90年代至今的20余年里,日本再也没有出版过大规模有分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全集或选集。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文学作品多样化,难以甄别哪位作家的作品有更大的影响力;二是受日本经济的影响,出版社资金短缺,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外国文学翻译丛书的出版。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国的传播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兰西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1926年鲁迅作品《狂人日记》的法文译本出版。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开始主动对外开放,获取世界意识。法国汉学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
  中国文学对法传播在这一时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现当代长篇小说在传播译介中占据主要地位。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引进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其中也夹杂了许多政治因素。由于法国左派政治势力的支持,鲁迅的作品被大量翻译,它的出发点不是文学角度而是政治宣传角度。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对于中国文学的评价也仅限于外部评价没有涉及到文学本身,中国文学在当时法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中处于一个没有被真正重视的状态。
  成立于1986年的毕基埃出版社成社至今已经翻译百余部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投资该出版社,这也是中国掌握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主动权”的举措之一。
  现阶段中国文学在法国传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一、体系不完整,翻译较为零散;二、传播不够广,学界民间对中国文学不够重视;三、作品价值未得到正确评价,现阶段评价依旧是以非文学价值评判占据主要地位。
  三、中國现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研究
  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至我国明清时期。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学创作的迅猛发展立即引起苏联汉学家们的注意。从70年代末起苏联报刊就陆续译载反映我国改革之后社会巨变的作品, 到80年代中期已形成浪潮。“中国当代文学热”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
  1992到2001年间中国文学作品在俄罗斯进入“瓶颈期”。但从2002年起俄罗斯经济开始复苏,中国深入启动全面“走出去”的战略积极推动中国文学文化作品传播。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版的中国新时期文学选集共收录了152篇作品。
  如今中国作家隊伍越来越大,但有些重要作家还没走进俄罗斯。究其原因与其作品本身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中国当代文学通往俄罗斯的道路有限。其中,翻译人才缺失、两国之间文化差异、传播渠道的有限性等均造成了中国新生的文学力量输入俄罗斯困难。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美国家的传播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现当代文学在英美的传播发展情况有了显著的成效。同时,通过一些刊物、丛书以及一大批翻译家、汉学家的不懈努力,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方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
  然而,相比于同时期大量国外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引进到中国的盛况,“送去主义”远远比不上“拿来主义”。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面对欧美的逆差甚至达100:1以上。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译介不具备系统性,整体性。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灿若晨星,然而,很多翻译家及汉学家仅依据个人喜好选题,这使得外国读者无法全面接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其次,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加之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翻译作品不能完整表达其所包含的内容。最后,大部分中国新生代作家及其作品尚未在国际上形成影响力,造成其知名度欠缺。这些因素使得文学作品对外传播困难重重。
  结语
  我国正处于一个文化高速发展时期,但文学对外传播速度却没有适应文化发展节奏。从传播到接受的过程中,需要将起点与终点间每一个环节仔细斟酌,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导致翻译作品比原作品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传播失败。现当代文学国际传播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极具潜力的事业,相信经过反思与努力后,会有更多优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柠:出版史的良心记录[J],纵横周刊,2008
  [2]陈伟:《中央公论》与《文艺春秋》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1.26
  [3]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其他文献
金秋十月,美丽宁静的早晨,空气中充斥着忙碌和喜悦,在吵闹欢乐的氛围中,大巴车的引擎声嗡嗡作响,怀着激动的心情,穿越祖国的腹地,我们出发去憧憬已久的大西北。 遥想当年“匈奴退,丝路通”西部地区一个孕育历史文明,繁荣辉煌的明珠。丝绸之路发展文明辉煌的起点。这里不光有历史,还有艺术和故事。为期半个月的考察,用心欣赏鲜为人知的美景,切身感受那般壮美辽阔和浓浓的自然艺术气息。  第一站:西安 秦始皇陵兵马俑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时代背景告诉我们,新文学研究不能仅仅依赖文学史的探索。目前我国传播媒体从报纸、杂志、电视,逐渐延伸到互联网等网络媒体,新文学在新时期造就出来的文化,与这些先进的传播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是从纸墨中渗透出来的文学作品,还是从网络媒体中传达出来的作品,都时时刻刻让我们感受到新时期带来的巨大冲击,媒体不单纯地在百姓的生活中产生影响,而且还给国家的文化、政治、知识等带来
期刊
【摘要】: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一个核心议题是,意识的物理主义是否正确的问题。围绕该问题,在心灵哲学中有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这两大对立阵营,他们之间的争论一直十分激烈。  【关键词】:物理的;物理主义;反驳  1、什么是物理的?  物理主义是一种关于心-身关系的哲学本体论学说,作为一种本体论,物理主义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实体归根结底都是“物理的”,而且物理主义者普遍认为自己是唯物主义传统的继承人,在当代文
期刊
【摘要】:今年年初《太阳的后裔》的热播引起中国影视圈一阵轰动,该剧以其自身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国大学生的追捧。本文通过对《太阳的后裔》“炙热”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剖析其受欢迎的原因以及其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希冀能为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给予恰当的指导。  【关键词】:太阳的后裔;炙热;深思;大学生  1.引言  許多热播韩剧都在中国掀起一阵热潮,如《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等,201
期刊
【摘要】:最近几年,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文艺市场愈发繁荣,观众对戏剧的接受程度加深,编导的创意愈发精彩,民族题材戏剧也在大环境下散发出新的活力,原创歌剧《彝红》的出品在“彝海结盟”事件跨文本改编上取得了成就。此剧目讲述了一个优秀的故事,层层递进的戏剧结构,包含着主旋律、正能量的内核,追求自由民主和平是人性的共通点,将历史中所有的参与人物写实地展演,清楚透彻。综合而看,此剧是近几年来不可多得的国产原创
期刊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急性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因此,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是注射乙脑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力,以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脑病毒的感染。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常因多种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提高接种免疫水平,控制和减少预防接种不良
期刊
【摘要】:由于英汉长期形成的风俗人情、文化底蕴等的差异,给英汉翻译过程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在日常的英汉翻译过程中,专业翻译人员应该对英语文化在大体上有一定的了解,这是英汉翻译人员必須具备的职能要素之一,也是保障翻译结果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叙说英语文化对英语翻译效果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英语翻译效果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帮助英语研究人员改善对英语文化的态度,从而让更多的英语学习者了解英语文化,了解
期刊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艺术的理解,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直接的答案,但他们对艺术的论述和见解是深思熟虑的,而且这些思想一直系统的包含在他们的基本思想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艺术批评理论就在其中。所谓的艺术批评,与我们日常中所理解的指责,批判有一定的出入,它主要是指美学意义上的解释,即运用理论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梳理,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展需要批评理论的指导,以期在制作和表现上体
期刊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我省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希望对有关部门和人员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京津冀一体化;传承发展  一、河北省域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分析  河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身处太行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对于基层群众而言,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更是对维护社会的基本稳定以及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事业的重要措施。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建设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立足于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规划方案以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本文针对基层群众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