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及糖脂代谢影响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78651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氨磺必利组(入组25例,完成20例)及利培酮组(入组20例,完成19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监测催乳素及糖脂代谢方面的各项指标,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4周及治疗8周与治疗前相比,催乳素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利培酮组较氨磺必利组催乳素升高更为显著。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质量指数均升高(P〈0.05)。结论:与利培酮相比,氨磺必利对催乳素的影响相对较轻,而两种药物对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酒依赖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0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西酞普兰组22例(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于治
目的:探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SZ)患者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8名正常人(对照组)和70例SZ患者(患者组)在MECT前后进行血
1病例 患者,女性,42岁。因“行为怪异、言语紊乱、疑人害己2月、加重5 d”于2012年9月5日入院。2012年7月下旬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无故称有人跟踪自己,感到害怕。至8月底
本研究对未婚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态度进行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为本院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年龄30~50岁、≥初中文化的未婚男性患者97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
目的:探讨衰退期与非衰退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及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应用上海迪康 DEM-2000型眼动检测系统对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衰退期63例(衰退组)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