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65岁。因反复心慌10年余,近2个月加重伴气喘水肿。昏厥抽搐1次,于1998年12月20日急诊入院,体检:T37C,P 50次/min,R 22次/min,BP 90/6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心尖区可闻及双期杂音,心率50次/min,律齐,肺(一),入院后经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结合病史体征,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加闭锁不全,窦性停搏,交界区逸搏,心功能Ⅲ级。入院第2天反复出现抽搐、昏厥。心电监护发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心室颤动立即给予电除颤,复苏成功后仍反复发作TDP。急查电解质,血K+2.34 mmol/L、血Na+100 mmol/L、血Cl-70 mmol/L、血Ca2+1.26 mmnol/L,考虑电解质紊乱,QT延长所致TDP。遂行食管紧急心房起搏。采用食管30~35 cm处选择食管心电图,有高尖A波或振幅最大双向A波处为最佳电极位置。以80~100次/min进行心房起搏,并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5%葡萄糖250 ml加异丙肾上腺素0.5 mg静脉滴注,交替应用(与食管心房起搏),并补充钾盐等电解质,TDP得以控制,于1999年1月17日好转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