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振兴要“精准下药”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吹响了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的号角。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振兴,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由于城市和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乡村教育一直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软肋”和短板,乡村教育亟需“脱贫致富”。
  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只有加快补好乡村教育这块短板,才能解决城乡教育“一头重一头轻”的难题。当前,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才下不来、留不住,社会地位低,治理效能低,政策作用弱等。乡村教育扶贫的对象大都是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脱贫难度大。喊破嗓子不如找准路子,乡村扶贫和振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痛点和难题,“精准下药”。通过强弱项、补短板、堵漏洞、扩效应,让乡村教育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走上发展快车道。
  一直以来,由于乡村教育事业的社会关注度低,很多地方唯城市教育马首是瞻,乡村學校总是沦为城市学校的替补,丢掉了自身应有的主体功能和特色。乡村教育发展必须加大扶贫力度,积聚发展人气,唤醒乡村师生的归属感和尊严。政策是撬动乡村教育振兴的最好杠杆,必须充分发挥好政策导向和引领作用,打牢政策扶持基石。
  乡村教育事业因教师而兴,乡村教师因教育事业而聚。“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乡村教育振兴,人才是“先行官”,只有破解乡村教育振兴的人才瓶颈,才能实现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定向制订乡村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工资待遇、生活补助、农岗补贴等专属政策,加大倾斜力度,并及时落实到位。用政策吸引人才、激励教师,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向心力,有效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并能长期扎根乡村教育事业,形成人人向往乡村、人人愿留乡村的磁场。
  随着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发展,要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和格局。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学校布局调整,形成优质校和薄弱校交织的“品”字型布局,就近实行片区化、集团化的捆绑式发展,协调推进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资源流动,教育才兴盛。区域教育应推动教育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激活乡村教育振兴的内动力。尤其要打通优秀校长和教师流动的“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搅活“长流水”,驱动师资大范围流动,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使教师的个性、特长与教学岗位和学校需要相匹配,最大限度释放每个乡村教师的教育潜能。特别要在区域内遴选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乡村学校校长,发挥“头雁”效应,提升乡村教育治理效能。
  教育扶贫是一项精准活动,必须对准乡村教育和学校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定向发力。要完善和优化扶贫方式,采取“点对点”“一站式”帮扶的方式,打通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及时补上特色和创新的“断点”,真正让乡村薄弱学校脱贫摘帽。
  扶贫更要注重扶思想和立志向,重视对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思想扶贫”,加大对乡村学校先进教育观念、职业信念、课改理念、创新精神的输送,通过学术研讨、读书交流、协同教研等方式,提升乡村校长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增强他们在课程改革和创新中的脑力、眼力和脚力。◆(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齐福小学)
其他文献
一、2020年工作和“十三五”发展简要回顾rn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也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挑战前所未有,任务艰巨繁重.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期刊
微博话题发现技术是目前关于微博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进行微博话题发现研究对于舆情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微博新媒体的特点进行了归纳,进而分析了微博新媒体与公共事
课比天大,打造优质课堂rn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在段冬生心中,课比天大,他始终把教好书放在第一位.rn在井冈山大学工作的三十
期刊
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幼儿教育也明确指出要抛弃“小学化”教育方式,营造幼儿园快乐教学环境,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考虑了一类带有分数积分的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首先我们采用皮卡的逐步逼近法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然后讨论关于初值解的依赖性问题。
春风化雨 修德育人rn2006年,汤幼强从南昌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南昌县莲塘一中任教.从教15年来,他始终践行“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理念,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
期刊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好,有三件事要做对。  一、走对门  走对心理问题诊断的门。有些问题在身体上显现,实际上心理才是根源。按图索骥,如果只看表面,很可能查不出什么问题。只有走进心理科室的门,才能揪出戕害身体的真凶。  走对心理教育的门。有些人做出有悖于正确道德准则的行为,不是品德出了问题,而是心理出了问题。苦口婆
期刊
江西省商务学校积极探索引企入校、校企融合育人方式,大力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实训与实战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该校坚持用开放思维办学,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校企合作,先后与30家省内外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深度合作。  完善制度,促进校企合作规范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