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管窥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daotianxi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许多英语教师一直困惑的问题。传统英语教学惯用机械的读、背、默写等形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之后,英语课堂中出现了许多新花样,采用最多的就是游戏,但有些学生却不愿意参与其中。教学中缺少的不一定是游戏的形式,而是一种游戏精神。本文拟结合初中英语课堂实例,对游戏精神的四个层面——自由精神、体验精神、愉悦精神和创造精神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游戏;游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49-03
  【作者简介】胡江娟,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阳光校区(江苏无锡,214000)教师。
  迦达默尔指出,游戏精神是一种自成目的的精神,积极开放的精神,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自成主体的精神,对话的精神。游戏与游戏精神的最大区别是“游戏无主体”,游戏是一种本体存在,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1]吴航博士认为,“首先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其次游戏精神也是一种平等的精神。再次游戏精神还是创造的精神。最后游戏精神更是幸福的精神。”[2]笔者借鉴以上对游戏精神的论述,认为游戏精神包括以下内容: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体验的精神,愉悦的精神,创造的精神。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第一课时,对游戏精神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由精神:关注不同学生的需要
  长期以来,教师作为课堂的“导演”,在课堂上总是在唱“独角戏”,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没有得到凸显。游戏具有自由精神,自由是人的天性,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学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部分互动的内容,而不是一切跟着教师的步伐走,成为“被控制”的对象。在自由精神的观照下,课堂教学内容应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从而使每一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学片段1】
  T: Just now we watched a video called A Bite of China. It shows much delicious food to us. So 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And What food do you dislike? Please take out your paper sheet and tick out the food you like and dislike. Then share it with your partner.
  S1: Hello ,×××,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S2: I love apples best.
  S1: What?!I hate apples. Why do you like eating apples?
  S2: Oh! Do you know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Apples are good for our health. So what food do you like best?
  S1: I like fish best. It’s very delicious.
  S2: Yes. I like fish too.
  在英语课上进行关于food的讨论时,教师不规定具体食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再进行讨论。而不是规定学生必须用到哪些具体的句型,必须讨论有关food的哪几个方面。只有学生有兴趣地去说、去讨论,才能真正地锻炼他们的思维和口语。因此,在某些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学生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总是能做得更好,这正是自由精神的旨意所在。
  二、体验精神:关注内容的生活化
  传统课堂教学的目的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情感体验的融入。而学生只有凭自己的情感去感悟知识,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获得知识,情感要靠学生自己体验才能获得,而不是靠教师的传授。(郭思乐,2003)游戏精神是一种体验精神,在体验精神的观照下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构建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实质上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门。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爆发,从而唤起学生的生命感悟。虽然这种感悟不一定是刻骨铭心,但是笔者认为,自然的深入更显得教学的可贵,因为这些体验是最纯真、最真实的。
  【教学片段2】
  T: OK. Good! You learned many new words about food by talking about these pictures on the screen.Next,let’s do a guessing game.It is a big place. You can find many food and drinks there. You can buy different kinds of things there. What place is it?
  S: Supermarket.
  T: Clever! Now welcome to this supermarket. 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supermarket?
  S: I can see many food and drinks.
  T: Yes. If you are a supermarket assistant,how will you put these food and drinks? Now please take out your textbooks and finish this task quickly.   ……
  T: OK. Time is up! Who wants to be the first supermarket assistant? You please.
  S: I put potatoes, tomatoes and carrots into vegetables. And I put beef, chicken and pork into meat.
  T: Very good! How about other students? Yes, xxx, please.
  S: I put lemon and watermelon into fruits. And I put milk and juice into drinks. Chocolate and sweets are snacks.
  T: Excellent! So I can see most of you are good supermarket assistants.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让每一名学生变成小小超市导购员,自主完成超市内食品的分类。这个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亲自体验不同食物的所属类别,运用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以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为载体,加深了对食物类别的理解,生成了学生的学习智慧。
  三、愉悦精神:注重内容的趣味化、合理化
  游戏精神是一种愉悦精神,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互动内容应该是有趣的、合理化的。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应该充满趣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应该在合理化范围之内,课堂教学内容应该难度适当,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丰富的内容与恰当的难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一节课的难度和密度太大,学生难以接受,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畏难情绪就会变成厌学情绪。相反,难度恰当且新颖的内容与形式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拥有对学习的信心,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满足,内心世界得到充实。
  【教学片段3】
  T: Just now we learned many new words about food. Do you remember these names?
  S: Yes.
  T: Good. Next,let’s play another game. Read out the word loudly and quickly after seeing the picture. Clap your hands and shout “Bomb” when you see a bomb. Are you ready?
  S: Yes.
  T: OK! Let’s go!
  在上述案例中,以学生熟知的“切水果”游戏为载体,将学生在课堂上刚学习过的不同的食物融入该游戏中,让学生去挑战,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学生在紧张而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此游戏。当学生迅速敏捷地说出了不同食物的英文名称,圆满地完成挑战,不仅增加了英语学习中的愉悦感,也加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创造精神:捕捉生成性的内容
  游戏具有创造精神,它在重复中不断更新,从一种可能性走向另一种可能性。正如叶澜曾经说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4]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的内容也应该是不断更新的,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到互动内容的“二度开发”,把握时机让生成的互动内容焕发生命的活力,对静态的互动内容进行动态的拓展和创造。
  【教学片段4】
  T: After learning the dialogue between Hobo and Eddie. Here comes your show time.
  Please act out this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Pay attention! You may add anything you like into your dialogue. And you may use your body language. Try to be creative(有创造性的).
  这节课的亮点是最后Hobo和Eddie的对话表演环节,传统的方法可能是教师让学生合作将这几句对话复述出来。但是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重新编制简短的对话。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做道具,用幽默的语音语调、诙谐的动作,精彩而又新颖地重新呈现了这段对话。这一环节,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利用这种鼓励学生创新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和探究者,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游戏精神处于缺失的状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并更好地利用游戏精神去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挖掘其教学价值。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互动,首先必须从教师做起,在培养兴趣、开放心态以及体验教学等三个方面努力,将用游戏精神分别观照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情境等方面,让课堂教学互动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37.
  [2]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32-33.
  [3]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02):16.
  [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30.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基于“伏邪”理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和论治规律。笔者认为正气亏虚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之本,而正虚使致病之邪内伏,六淫、疫气、情志等因素引动伏邪而发病。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特点可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在急性发作期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主;缓解期以补益肝肾、滋阴祛邪为主,根据不同分期辨证审因,灵活选方用药进行论治,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伏邪;系统性红斑狼疮
主持人语  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十多年来上上下下为这轮改革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当我们回望这轮改革的时候,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十多年来我们有许多地方许多教师将课程改革与课堂改革混为一谈了。  大家其实都清楚,这次课改的动机是要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内容,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互为补充,以实现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地方和学校尤其是教师,对课
【摘 要】地理课堂要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促进学生的地理视角的养成。本文就“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实现立德树人”这一话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地理视角;立德树人;学生学力;学科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0-0028-02  【作者简介】居加莉,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
【教学过程】  师:昨天晚自修跟大家见面后,我对这节课非常期待。为什么期待呢?因为短短的十分钟,大家带给我很多精彩。今天早上,我再次回顾了大家写在纸卡上的经典的比喻论证,我沉浸在这些比喻论证所陈说、论证的哲理之中,久久走不出来。  戏剧化的是,宾馆的写字台上放着一本《名言有毒》,我是在大家所推荐的比喻论证所论述的哲理之中幸福地“中毒”了。  有位同学推荐了爱默生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的格言:“快乐好比香
[摘要] 目的 評价通督调神针法配合艾灸神阙穴对痛经患者症状与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艾灸神阙治疗,观察组予通督调神针法配合艾灸神阙,于第一个月经周期进行基线评定,第二个月经周期经前1周予相应治疗,至月经首日结束,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于
名师档案  刘金玉,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副校长;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对象;“正语文教育”的首倡者、实践者、研究者、推动者、完善者;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国家行政学院特聘专家,江苏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出版《学校高效管理六讲》《高效课堂八讲》《课堂教学的革命》等六部专著。作为
【摘 要】本文以数学应用题教学为例,谈即时性评价同课程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通过即时性评价,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和深度理解;促进学生深度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促进学生深度理解还原实际的决策过程。  【关键词】课堂即时性评价 数学应用题教学 深度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倡导即时性评价,但是,当前不少课堂上
[摘要] 目的 探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ene 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查对成年人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165例高度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完善X-pert检查及BALF涂片检测,分别以病原学诊断和临床诊断为诊断金标准,分析X-pert诊断结核的阳性率,评估X-pert对BALF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并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的发病状况,分析母体自身因素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进行孕前保健、分娩的5421名孕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可能导致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通过卡方检验筛选子痫前期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偏相关分析,从而确定各因素对子痫前期发病的作用强度。 结果 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孕妇高血压史、双胎妊娠、妊
【摘 要】本文以徐州高级中学省级课程基地及“汉代乐舞”校本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开设的缘起和意义,从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舞蹈《相和歌》作品分析等四个方面陈述了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汉画像石;校本课程;汉代乐舞;相和歌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72-02  【作者简介】丁成梅,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009